今日的大秦朝堂之上,文武將官,確是前所末有的整齊。

武將列內,除了蕭謹因需要駐守三山關,以防止楚地做亂之外,其它諸將,包括王翦,白起,蒙恬,章邯等諸多大秦國新晉大將,此刻皆是赫然在列。

但,雖然缺少了蕭謹這員大秦國新晉的鎮西將軍兼蜀地都督,但是,卻是新加入瞭如楊齡,黃羽這類新晉的軍中少壯派大將,這些小將,皆是鋒芒正盛之時,而且其本身各個亦是文武雙全,頗有造詣,只需要在李顯新設的軍校裡稍加培訓之後,必可成就一方名將之姿。

而文臣裡,以孔慎為首,身後呂不韋,百里奚,陸準等諸多首腦人物,亦是赫然在列。

“諸臣公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在司禮監一聲高喝道,這一班早朝,就此開始。

“臣,禮部尚書陸準有奏。”堂下,這一刻確是陸準先一步而站出列。

“准奏。”

“臣聞大王與章邯將軍於刑臺城下,而有趙王獻女求和,如今趙王女安平公主以隨使臣而送入咸陽城,請大王定奪。”

“此事容後再議。”李顯淡然道,趙王之女送到這大秦國都咸陽城來,其最有可能的辦法,自然是為李顯立為九嬪之一。

所謂九嬪,按禮記制言古天子者,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之數。

自皇后以下,以昭儀、夫人、貴人分稱三夫人之數;又設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

按趙國之安平公主者,當以充為九嬪之一。

“臣,黃羽肯請大王納東珠公主以入主西宮。”而此刻,蜀之小將黃羽亦站了出來,跪倒於地,上拜道。

東珠公主,當初因為秦將白起將攻入成都的緣故,而親身單騎飛奔千里之遙,轉至許州穎水河畔,只為求得秦王李顯一紙昭令以赫他父兄之死,願自呈為奴為婢。

只是,還不待李顯昭令出去,那蜀地確是已經降於秦,而東珠公主劉洛,這位倔強的女孩,亦是一直隨於李顯軍中,直至回到咸陽城。

對於一個大家閨秀來說,這等千里隨軍,而大有傷風化之事,特別是這劉洛還是貴為蜀國的公主,無論如何,這東珠公主,李顯他都是必須納入於秦王后宮的,否則,不光是蜀國劉康及蜀國他那一派之降臣們臉上無光,便是連秦國諸人,在這天下諸侯間,亦是顯得大為不妥。

如今整個朝堂之上,在此時來說,能說得上話的,除了梁寬這個大秦國的老人之外,就只剩下孔慎了,因為,誰都知道,孔慎這位大秦國的工部尚書,他才是此刻秦王李顯眼中的大紅人。

一直居於孔慎身後的呂不韋,乘著低頭之際,而輕輕地以手推了推前面的孔慎,待得孔慎回過身來時,呂不韋方才以口語而朝孔慎道了兩字。

孔慎確是認得分明,呂不韋分明是向他說世子二字。

經得呂不韋如此一提醒,霍然驚醒間,孔慎方才反映過來。

是啊,秦王李顯也該立妃以早日確立子嗣了,要知道,如今大秦國經得武穆王李顯的五年治理,整個大秦國可謂是國泰民安,一片繁榮盛世。

可是,五年過去了,到得如今,大秦國的武穆王從一個只會矇頭死讀書的少年親王,而至如今年及弱冠,英明神武而創下一片盛世。

可是,秦王李顯直至如今,確一直都沒有一個女人,更別談有子嗣了。

這對於一國之主來說,確是最為不妥之事,因為,至如今五年過去,當初武昭王李思的兒子李貌,如今已經是年長至十四五歲,若按祖制,已經是可以開府封王了。

再還有李顯的親弟弟李晃,如今亦是年近弱冠,雖仍然是混混懞懂,但若是為有心人利用,亦是足以鬧起些不小的麻煩。

所以,對於李顯是否有子嗣這一點,絕對是很重要的。

反映過來,孔慎微朝著身後點了點頭,便出列奏道:“臣,孔慎肯請大王早納妃嬪以早日確立世子。”

“臣,梁寬肯請大王早納妃嬪以早日確立世子。”

“臣,呂不韋肯請大王早納妃嬪以早日確立世子。”

“臣,百里奚肯請大王早納妃嬪以早日確立世子。”

“臣,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