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回 徵南蜀之策(第1/2頁)
章節報錯
目送吳國水師殘軍倉惶而去,李顯內心之中,卻是無悲亦無喜。
雙方大軍戰過一場,各有優劣,至於結果,也算是各有勝負吧。不過,照表面的來說,還是秦國勝了,畢竟,秦國已經把吳國的水師給趕出了國境。
這一場因秦國征伐蜀國而引起的天下六大諸侯國大戰,最後,卻是以秦國滅蜀,並擊退,趙,齊,吳,楚四國聯軍的輝煌成績而謝幕。
此時的秦國,已經是東並魏,晉,韓三國十州之地,西並蜀中十四州之地,再加上秦國本身就有的六州之地,此時的秦國卻已經是擁有三十州之地的一個諸侯,若是再加上塞外原烏恆國及大宛國的土地,秦國,絕對是已經越居於整個天下十數路諸侯中面積最大的一位。
大秦武穆五年秋八月中,李顯在兵退吳國後,安排了諸多大將鎮守,便自領著大軍,並大將蒙恬,章邯二人,一併兒返回了咸陽城。
而此時,在咸陽城內,那蜀國王族劉氏一大家子人,再加上原蜀國諸多朝臣,此刻皆是一併兒為白起給送入了咸陽城,等待著李顯的決定。
對於蜀國劉氏中人,自劉康以下,看在東珠公主劉洛的面上,李顯卻並沒有給予太多的刁難,同那魏國太祖曹評一樣,給了個清閒侯爺的位子給養著就是了。
倒是這一幫子原蜀國的朝臣們,大大小小各級官員總有數百之數,對於李顯來說,卻是一個大大的意外之喜。
當然,對於李顯來說,他要的是人才,而不是看你曾經的官帽子有多大,所以,不論曾經是貴為三公的人物,還是曾經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中主薄,李顯所給出來的都是一個選擇,參加入選試,一種類似於科舉制度的測試。
而且是一步到位的測試。
所謂的一步到位的測試,就是指李顯現在手上有縣令,太守,刺史,以及各及主官的輔官,如長史,主薄等諸多官位的空缺,而李顯就是把這各州各郡縣官職羅列出來,你要做哪一地的官,做哪一級的官,就自己去挑。
比如現在有個官員,他想做某地的太守,那麼你就上報給主考部門,主考部門就會拿出有關於一地太守所應該要達到的標準的考卷來給予你,考過了,就馬上去上任,沒考過,那就抱歉了。
當然,李顯設立的這所謂的一步到位法,也只是目前來應個急而已,實在是如今大秦國擴張的有些太快了,而李顯自己所設立的蒙學機構卻遲遲都出不了一兩個合格的官員出來,無法之下,他自然只能是用出這等樣的方法,以求能讓諸多官員儘快的充實入這些新歸納入大秦版圖的各州郡縣內,以穩定各州郡的民心,並著力開始實施相應的政策。
當然,官員的入駐這只是李顯用於安定於各地的主要手段之一,而相對應的如麻九的錦衣衛以及他的八仙樓,布莊等民生物政,這些可以加速於商業化流通,並有目的性的去吸收諸多閒散的勞動力,去著重於生產,以降低引發暴亂因素等等,這些手段,雖然上不了大臺面,但是,卻是很有效的一個措施。
畢竟,對於現如今這般一個大環境下,天下間諸多百姓們,對於是誰在他們頭上稱王稱霸,這對於如他們這一類三餐都無以為繼的升斗小民們來說,實在是無關緊要的事情。他們只在乎著誰能給他們帶來安定的生活。
而對於這一點,李顯分派於麻九所創的諸多以吸收閒散勞動力為主,以勞作換取賴以為生的錢糧的諸多小型作坊,對於安定民心,卻是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秦國六州之地如此,關外,韓,晉,魏三國十州之地如此,如今,蜀地自然也是如此。
有這如許多的小型作坊,吸納入諸多閒散的勞動力,再加上官員的施政,布繼,開倉放糧等,再加以軍隊的威懾,如此一來,就算是有敵國之人來此煽動新降之民,其成功機率亦是低得可憐。
再則,也是因著是蜀主劉康自己選擇的投降,所以,蜀地內的諸多百姓們,並沒有太多激烈的反抗情緒,對於他們突然之間從蜀國人而改換成秦國人,這等事情,他們也並沒有太大的牴觸。
相對於這些來說,現在最為麻煩的事情就是王翦,白起他們帶回來稟報於李顯的有關於南蜀七郡之地處置之事。
南蜀七郡,雖亦是稱蜀,但其內卻早已經是完全由南越蠻夷而組建而成的一個國度了。對於這等窮山惡水之地,若是放任他不管,以南越之民的習性,他們就會成為第二個塞外的大宛國,烏恆國,他們會常年的放馬過南山而至蜀中之地劫掠,從而使得整個蜀中之都都不得安生。
正如王翦所說的那般,對於南蜀七郡之民,要麼就分數年之期,實行徹底的剿滅制,要麼就要有大決心,大毅力以最快的速度而去同化他們。
至於到底是要選擇剿滅,亦還是選擇同化,這個選擇,就需要交給李顯這位大秦國的武穆王來決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