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 一紙而抵十萬雄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哈哈哈。。。王將軍倒是位妙人兒。”
輕呡了一口清茶,王翦卻是徑直問道:“王某此次來,卻是想問一下蕭大人,不知蕭大人準備何時出兵。”
如今光他帶出來的就有三十萬大軍,這三十萬人馬光駐守在那裡人吃馬嚼的,每天所消耗的一個糧草亦是一個天文數字。
可是如今才陽春三四月間,正是剛春耕過後,青黃不接之時,而去年冬李顯又新得了關外魏,韓,晉三國十州之地的數百上千萬之民,這些人都需要大秦國徵調糧草物什之類的去安置,特別是那魏國的三州之地,因受蝗災嚴重,更是需要特別重視的地方,所需要消耗的糧草更是個無底洞。
大秦國,雖然被李顯大力發展了五年時間,可是,五年時間內,就算李顯再怎麼厲害,那也不可能讓他們富有到哪裡去,畢竟秦國當初的根基太低了些。
如何突然增加上這近千萬的人口,這又需要多少糧草以去救濟。
在這關頭,這肅州屯的三十萬大軍,可謂是一天也都不能呆下去的。必須儘快的發動戰爭,攻入蜀地去,以戰爭的形式而養活這一支大軍,這方才是正理。
“出兵?呵呵,王將軍莫急,其實蕭某早已出兵多時矣。”此時的蕭謹,安全就是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
“哦?”王翦大是驚訝。
“王將軍且看看這個。”摸索間,蕭謹自懷中掏出一封信來遞給了王翦。
這是一封寫給楊齡的信,王翦拆了開來,裡面也沒有什麼實質的內容,無非也就是說蕭謹他已多年不曾見到楊齡,當年遊學蜀地之情誼,他是至今不望,只是如今他已經身居秦國肅州都督,而楊齡卻為蜀地將,相見而不相識,頗為可惜云云。
蕭謹自武穆元年就來這肅州了,可謂是久鎮肅州,而這楊齡,卻是最近方才奉命來此隨他父親一起鎮守這陰平關的。二人間幾乎都不可能有打上什麼交道的,說這神交以久也不為過。
細細的把這一封信又自從頭到尾的看了一遍,驀然間,王翦一雙丹鳳眼內,暴閃起絲絲精光來,只若利劍般,看著蕭謹,卻只見得蕭謹仍然是那般一副風清雲淡的表情,王翦不由得哈哈大笑道:“蕭大人這一紙書信,可是足以抵得上十萬大軍矣。”
這一封書信,看第一遍,他還沒反映過來,因為這一封信,實在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可言。然而王翦自然是知道蕭謹不可能這般無緣無故的把這一封信給他看的。
所以,王翦又再一次逐句逐句的看過去,信的內容沒變,仍然是那般簡單明瞭。可是,再看過一遍之後,王翦卻是已經明瞭了蕭謹的本意。
他亦是讀過李顯寫的兵書戰策的人。
對於身邊這些個大將,李顯卻已經是把自己寫的一本兵書戰策之法,稍加的總結了出來,而分給了這些大將們。
所以,在看第二遍之後,王翦就明白了蕭謹的意思。
這確實只是一封平常到再平常不過的信了。但,這要看收這封信的人是誰。
這封信若是直接給楊齡,相信以楊齡之智,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最多也就是一笑置之而已,可若是這封信輾轉至成都,而交到蜀國現在的國主劉康手上呢?
以劉康那般老而昏潰多疑之性,又如何再敢把這陰平關這等重地再交給楊家父子二人鎮守?
只要去了這楊家父子二人,這區區陰平關,還不是隨蕭謹說的算?
而只要開啟了陰平關這個雄關關口,南鄭必為秦國所有,只要佔住了南鄭,那麼整個蜀國以北之地,必為秦國所有矣。
所以王翦才會說,蕭謹這一紙信書,足以抵得上大秦的十萬雄兵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