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珠公主,蜀太祖劉康之十三女,最得蜀太祖劉康之喜愛,然而,這個平日裡劉康最愛的十三女,此刻確有如貨物般,遠送於秦國之地。

跟得來的副使者,上承秦國美其名曰和親。

和親。。李顯哂然嗤笑,天下之事何時能以一女子為左右,若不是當初李斯之計,怕是此刻李顯已經南征西蜀多時矣。

雖然當初計劃得有些偏頗了,但這蜀之地,終究是要拿下來的。

因為蜀,他就靠近於秦之側後方,臥榻之側又豈能予他人酣睡,以李顯的性格,他自是容不得這等後院起火之事。

當然,最主要的一點確是因為這蜀之地他乃是天府之國也,物產豐饒,民富殷實,而國中又是無能人者,如此膏腴之地,李顯自然是想著要先得之而後快的。

漫步在御花園的小道上,李顯於前,而邊上李斯,百里奚,梁寬,陸準,孔慎這五位大秦國現如今朝中官位最高的五人盡隨於左右。

秦國盡得魏,晉,韓三國十州之地,只是得這十州之地時,大秦國卻並沒有經過什麼激烈的戰爭,所以,雖然是打下了這十州之地,可是秦國的國力並沒有衰退,反倒是因為盡得了這三國十州近六十萬的精兵,而讓大秦國的國力狠狠地往上升了一大截。

“如今烏恒大汗鐵木成親自帶三萬六千鐵騎不遠萬里而來歸降於我大秦,這件事兒我便交給叔然你這個新上任的禮部主官了。”緩步間,李顯仿似漫不經心的朝身後的陸準提到。

塞外那遼闊的草原李顯一時半會管不著,他需要有人來代替李顯管理,如今烏恆國可汗鐵木成親自領軍來投,這已經算是表足了誠意,所以,對於鐵木成,李顯卻是不得不答應於他,但是,這其中所要答應到什麼程度,該需要烏恆國答應上什麼樣的條件,這其中所要掌握的一個度卻就需要陸準去考慮了。

“諾。”陸準忙上前一步而應了下來。

陸準亦是一位才智傑出之輩,自安心歸順於秦之後,就開始努力於學習秦之文化,政體,軍體等,而今日自下了朝會後,李顯暗自著人把他招至這後花園來,他亦是猜著了李顯招他來定是與那烏恆歸降之事有關,只是讓他吃驚的是,他來到這御花園內之時,確已經見到包括李斯在內的大秦國此刻在朝的最高官職的四人。

“如今晉,河,中,鶴,許,焦,梁,澠,臨,洛十州之地新定,其中核查人口,登記造冊,丈量土地,任職各州府縣官員,以及在這十州之地按秦律而設蒙學,造武備,整軍武,這些事兒,戶部,禮部,吏部,爾等三部各司其職,專注與蒙恬配合,爭取在開春前完成,萬不可耽誤了農時。”

“諾。”百里奚,李斯,陸準,梁寬四人上前應諾。

“另外,鶴州,許州,焦州,臨州此四州之地,皆受蝗災之難而頗為嚴重,去年初秋之時,其四州之地百姓幾乎皆是顆粒無收的,我自命那董,舒二家搬運錢糧米貨於此四州之地救濟,只是於他們做事,我總歸是不放心,此事兒就落在懷安你身上吧,百里奚新至戶部,他一時亦忙不過來,懷安你且幫襯著點,順便也可看看這十州之地,可否也按我秦之六州那般,引黃河之水以為灌溉,便引水利之事。”

輕吧了口氣,李顯頗為無奈的輕晃了晃頭,大秦國的人才還是太少了,文臣裡面能做上事情的,也就眼前這四人了,而新得的十州之地,又有多少事情需要他們去忙的,偏那百里奚又是新至秦國,與那陸準一樣,對於秦之律法,行事章程等事卻都是一知半解,想要上手,一時半會間又哪有那般容易。

只是那救災之事又是時刻不得緩的,因為如今已經是近三月了,馬上就要開春而開始春耕,若是這春耕的工作沒有做好,那今年一年的收成就會全成一片空白,到時候這一個大窟窿又需要多少錢糧,人力物力下去才能填得上來呢。

所以,此刻在萬般無奈之下,李顯也只能狠下心來,讓這位原本就已經忙得兩腳不曾沾地的工部尚書又開始奔赴於各處去了。

“諾。”沒有怨言,沒有推遲,更沒有矯情,孔慎卻只是鄭重地應下了這個擔子。

為了這十州千萬萬的百姓,再苦再累他亦是不再乎。

“唉。。。卻是又要辛苦懷安你了。”轉身輕拍了拍孔慎的肩膀,對於這一位工部尚書,李顯有的只是深深的謙意,當然,還有那一份崇高的敬意。

因為孔慎,他是一位完全把百姓放在第一位的好官,如此好官,無論是誰,他都應該得到天下人的尊重。

隨手拔弄過邊上一枝新吐出嫩綠枝芽的新枝,李顯漫步間,卻已經是來到了御園中一處涼亭內。

“都坐吧。”雖然還是早春時分,在這北國裡,還是有些寒冷的意味,但是李顯倒並不在意這些,當先坐在這石凳之上。

“如今蜀地大將楊任,引兵二十萬出陰平關,而今日那劉康又送女於咸陽,不知你等對這事有何看法?”

今天之所以招諸人來,為的就是看看他們對蜀國之事的看法。

蜀國此舉,想透過和親以求和嘛看著又不像,可是,難道那蜀國也是純粹只是為了來祝賀秦王吞併魏,晉,韓三國的嗎?可是這個祝賀竟然需要送出蜀國的十三公主,這也太過於誇張了些。

“這。。。”一時間,亭內卻是變得一片安靜。

此乃是大事,關乎著一國之命脈,一時間是誰也不敢妄下定論的。

然而,就在此時,就在這一片平靜之中,確突然聽得御園深處,此刻突然傳得來如銀玲般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