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2/2頁)
章節報錯
接著,大秦朝的工部尚書孔大人,親自來這涼州之地督促引洮河之水,以灌溉整個涼州之地。
到得如今,涼州之地的百姓們,不管你是涼州哪個地方,都可以喝到那甘甜的洮河水。
無論是何處何地的莊稼,此刻,你再也不用再去擔心,他們乾旱時會被旱著,大澇時會被淹著。因為,他們有著那工部尚書大人新修的水利便利。
而更因為那馳道的修建,如今,整個涼州之地,在大量的引進商業,手工業的同時,涼州之地早已是呈現出一片生機勃發的景像。
而當李顯,看著這一切的時候,他的心,是快樂的,因為,他感覺到自己對得起老太后那臨死前的那一句話。
“為這天下蒼生,做好這大秦國的武穆王。”
~~~~~~~~~~~~~~~~~~~~~~~~~~~~~~~~~~~~~~~~~~~~~~~~~~~~~~~~~~~~~~~~~~~~
二月初二,龍抬頭之日,李顯送走了蒙恬的大軍後,李顯自領著兵馬,混在蒙恬的大軍之後,亦是跟著出了咸陽城。
而如今,在李顯出得這貿林城之後,卻已經是到了二月二十六了。
回身看了看那已經漸漸隱沒在黑夜裡的貿林城輪廓,李顯暗自深吸了口氣,一夾馬腹,跨下馬兒一聲長長的嘶鳴後,乘著夜色,李顯卻已經是領著大軍向著草原深處狂奔而去。
他們必須在天亮之前,離得這貿林城足夠的遠才行,因為,誰也不能保證,在這貿林城外,會否有那烏恆國的探子們定點於此處。
李顯既然選擇要偷襲於烏恆國的王城,自然是要隱蔽著前行而不能讓人看到他的大軍的。
所以,自從出了咸陽城之後,李顯的大軍,幾乎都是晝伏夜出,而且盡是撿些荒僻的小道來走。
所以,李顯才花了足足二十四個日夜,方才領著這一票騎兵,奔赴至這貿林城外。
相對於李顯的辛苦,在明面上吸引那烏恆國注意力的蒙恬大軍,確是要輕鬆的多。
除了白天那瘋狂的趕路之外,蒙恬幾乎都是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
直至三月中旬,蒙恬方才帶著大軍趕至安州最靠近塞外的一個郡,九原郡。
而就在這九原郡外,此刻,由完顏齊統領著足足五萬的鐵騎,就這般,在這九原城外安營紮寨而下。
自李顯當初把這完顏齊給趕出了大秦國境內後,烏恆國已經足足有三年,沒有再來劫掠這安州之地了。
他們不來劫掠這倒就算了,可是,這幫子原本軟弱的就如兩腳羊般的漢人,如今,竟然已經敢舉著大刀長矛而殺出這塞外來了。
如此奇恥大辱,你又讓這養尊處優了多年的烏恆國人如何能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