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國子監(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一次西征烏恆之戰,李顯可謂是每每都在險地裡求生,身上受創處,更是不計其數,血場殺伐之徵,養成的這一份殺氣以及那種唯我獨尊的霸氣,那自然是更加的沉重。
所以,自李顯一進來之後,除了李晃這個渾人外,其它人對於李顯,多少都還是有些畏懼的,特別是李傲家的那六個小崽子,平日裡,李傲他們三兄弟,就多有為他們家的子侄輩灌輸著一種李顯無敵的思想。
他們卻是怕到時候自家子侄長大後,仗著王親國戚身份,而惹怒了李顯這位殺性沉重的鐵血大帝,到時候來個滿門抄斬什麼的,那可就徹底的後悔了。
所以,平常之時李傲他們,總是教育自家子嗣們,告訴他們李顯曾經殺過多少多少人什麼的,而在他們那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一個對於李顯完全懼怕的陰影。
所以才會有此刻,這李傲家六個小崽子在見到李顯之後,是連大氣也不敢喘一聲。
“瑞兒,帶堂弟們出去玩,王叔有話與你父親說。”讓李傲的兒子李瑞,帶上這六七個孩子全都出去後,李顯方才把眼看向了站立在那顯得很是侷促不安的李傲,李興二人。
“三兄呢?”李顯儘量用平淡的語氣問道。
李顯說的三兄,指的乃是李豐的第三個兒子李平。按年齡來論的話,李平卻是足足大了李顯十一歲,所以,李顯才會喊一聲三兄。
“三弟最近迷上了活字印刷術,最近一直都呆在印染坊。”抹了把頭上那虛冒出來的冷汗,李傲不無緊張的回答道。
所謂伴君如伴虎,這話可是李顯自己寫在那本易經裡的。
周易有云,初爻在下,為民,二爻居中,為君子、卿大夫;三爻在二爻之上,為諸侯;四爻近五,為近臣;五爻在上居中,為天子;上爻在最上,為宗廟。
一般說來,二爻五爻居中,以示行中之道(即不偏不倚,不過無不及,古人稱為大德),故多榮譽,多有功績。也就是說,《周易》二五兩爻辭多是吉利的。三爻居內卦之上,過中。故多兇險。四爻近五爻,五爻為天子,故近天子之人,多恐懼,即所謂伴君如伴虎。
前段時間,李傲多少是把這《周易》給看了一遍,深覺裡面的學問之深奧,所以,也只是看了個大概,可是,對於這上下爻之卦意,他可是記得清清楚楚的,伴君如伴虎啊,猶不得他們不小心。
要知道,當初李顯在李豐死之後,可是安排他們三兄弟,呆在這國子監裡的,而如今這李平竟然偷偷跑到印染坊去了,這事兒,說他是個事兒吧,李平他也沒處可說去,可你要說他不是個事兒吧,李平這般做法,往重裡說那就是違抗李顯之令了,嚴重的那就直接可以殺頭了。
“無妨,本王來找諸兄長卻是因著準備來年秋的科舉之事,此事本王本屬意國子監由王叔代辦,只是如今王叔沒於王事,這國子監本王準備轉交於大兄,卻不知大兄意下如何?”
“臣願為大王分憂。”正經的行了個君臣之禮,這算是李傲接受了李顯的提議了。
“那二兄呢,你可有何想做之事?”安排了李傲,李顯又把頭轉向了李興。
如今李顯手頭上實在是缺人,而李家能用得上了,也就李傲,李興,李平這三兄弟,可惜的是,這三兄弟,除了長兄李傲外,李興,李平二人才能皆是平平,完全就是屬於那種拿不出手的型別,也著實讓李顯頭疼該把他們安排在什麼位置比較合適。
用眼角看了看邊上的大哥李傲,見得大哥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樣子,李興不由得有些無味的撇了撇嘴,方才回道:“我意屬《春秋》。”
為了證明自己,李興還特意從桌上取來一本厚厚的冊子,很是慎重的交給了李顯,對於這位只看春秋不過一二年的人,就想著寫點什麼東西的人物,李顯卻是笑笑之餘,渾沒在意,只是拿得來隨手翻了翻。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光看這一段,李顯就不由得給予了李興一份敬佩的眼光,看春秋能看出這些來,不得不說李興絕對是個天才。
其實《春秋》這一書有很多,有《左氏春秋》《公羊春秋》《穀梁春秋》《鄒氏春秋》《夾氏春秋》本種,而李顯抄錄來的,確是最常見的《左氏春秋》和《公羊春秋》兩冊,共一萬八千多字。
只是這春秋之書實在是難讓人搞懂,裡面每一句話,都有褒貶之分好多種意思,想要讀懂,估計就是李顯這個光會背的人,也是無法理解的。
而李興能在區區一兩年時間內,就能開始為這春秋寫注,不得不說這傢伙,跟那關二爺一樣,也是位讀春秋的料啊。
人家關二爺讀春秋讀出個武聖人來,李顯還真希望他李家子能靠這讀春秋讀出個文聖人來呢。
~~~~~~~~~~~~~~~~~~~~~~~~~
55555,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