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士大夫階層們同一時間辭官掛印而去之後,李顯就使上了狠招,下令於驍騎營,令葉步,方悅,荀則,王平,蕭謹,呂亮六人,暫代大秦六州刺史之職,六州之地,暫行以軍管之制,而各郡,各縣上,李顯分派驍騎營諸千夫長,百夫長裡善施政者而去,暫時全部實行軍管之制,若有敢反抗者,諸軍統領可行先斬後奏之責。

連驍騎營裡一個營的人都沒派到,整個天下間,就全部回到了李顯的掌控之中。

如此,只待這些大將們到各地方去,各自拉起一支軍隊來實行軍管,可能如此一來,因為如王平,柳尚他們這些高官們,身邊在沒有佐官的情況下,可能會比較繁忙,可是,那也僅此而已,基本的框架上,李顯已經擔了起來,只要待李顯熬過了這頭三年,等到李顯那蒙學裡的那一批小傢伙們都念過了三年的蒙學書,而在接觸到更高階別的四書五經後,到時候李顯再擇其中優秀者,重點先培養一批人才出來,那麼,到那時,這天下計程車大夫們可就要轉過頭來求他李顯了。

所以,李顯對於這大秦天下百官們的辭官掛印的行為,是表示毫無壓力的,更是相當歡迎的。

李顯以前他還正愁著這天下間如許多的全都是些蛀蟲般的官員該如何換掉,如何為這大秦朝的官場來場大換血呢。

畢竟官員大換血這種事情,若是由李顯這個一國之君來做,那就會顯得李顯太過於殘暴,太過於獨斷專行了。

而如今確正好,全大秦國裡,竟然有九成以上的官員都選擇了請辭,李顯只回了一個字,準。

然後通告天下,凡是這會請辭的官員,全部都登記造冊,以後,大秦國將會永不錄用。

永不錄用啊。。。這天下間多少士家子弟,就因為這四個字,而在捶足頓胸,在後悔不迭。

他們當初想著要請辭的時候,有的是因為家中長輩所給予的壓力,有的則是因為上司,同僚再或者是授業恩師等所給予的壓力。

家中長輩,上司,同僚,恩師這些人,大家都辭官不幹了,你還在為那個李顯賣命,這算啥?沒得說的趕緊給辭掉了。

而有的人,則純粹是跟風行為,看著大家都辭官不幹了,難道你讓他一個人窩在衙門裡面嗎?那還不被同城的世家子弟給笑死。

所以,他們也辭官不幹。

而有的人,則純粹是因為好玩,反正他們都是世家子弟,想當官的話,只要他們想,那都是一句話的事情,幾百年了,全天下都是這樣。

世家子弟還愁不能當官?那簡直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所以,有的人則純粹是因為好玩而辭官的。

可是,不曾想,李顯竟然是給予瞭如此一個迎頭痛擊,所有辭官都永不錄用。

天下世家子弟,一下子,倒是有大半以上的人,慌了。

畢竟,天下世家裡,真正的豪門也就是數得上的那麼幾個,大半以上的那一部份,也只能是個陪襯,只能是稱呼上是個世家,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實力的那種。

他們仍然是需要靠著國家的哺育才能夠成長壯大起來的,缺少了國家這個大機器的執行,他們就會如同普通的平頭百姓們一樣,慢慢的變得貧窮,慢慢的變得一無所有,直至消失。

~~~~~~~~~~~~~~~~~~~~~~~~~~~~~~~~~~~~~~

嘿嘿。。。還是老樣子,咱求一下鮮花啊,收藏,貴賓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