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 李顯的狠(第1/2頁)
章節報錯
完顏齊最後還是選擇了退回烏恆,當然,那些劫掠來的東西,完顏齊那是不可能如數奉還的。
如果完顏齊真被那呂莽代傳的一句話而嚇的把所有劫掠來的東西,全部都如數的退還了回去,那不光是丟了他完顏齊的臉,更是丟了他們烏恆國的臉面。
所以,就算是因此而真的會使得大秦與烏恆國兩國大戰,他完顏齊也在所不惜,更何況,在那遼闊的大草原上,他們烏恆國也不怕這大秦國來打。
拿大宛國的滅亡來威脅他們烏恆國,那絕對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大宛國與他烏恆國一樣,都是屹立在塞外數百年而不倒的存在。
大宛國這一次只所以被李顯打得如此的悽慘,其中最大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吉利的大軍被李顯拖在了涼州之地,而使得吉利不能及時的回到大宛國中去。
若是讓吉利領著大軍能順利的退回大宛,李顯想要再建得如此大功,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當然,這其中也是有僥倖的成份,李顯是僥倖於草原人那種散落的生活方式,而沒有讓億碰上什麼像樣的大軍,而大宛人則是僥倖於這數百年來,都沒有哪一支漢人大軍打到過他們草原上來,他們一直都很心安理得的想著,只有他們年年欺負中原的人,而從來沒有中原人放馬來打過他們。
報著這一種僥倖的心理想法,大宛人在突然之間碰上李顯這個別出心裁而異想天開的想法,自然是讓他們吃了老大一個悶虧。
種種原因加在一起,自然是促使了李顯成此潑天大功,而讓大宛國幾乎是全族覆沒。
可是他們烏恆國不同,有了大宛國的前車之鑑,他們烏恆國自然會對於這些大宛國失敗的原因加以防範。在遼闊的大草原上,就憑著大秦國的軍隊想在草原上與他們烏恆的騎兵相抗,那絕對是輸多勝少的局面,何況,他烏恆國在塞外之地休生養息了這麼多年,早以是兵強而馬壯,所以,對於李顯的話,完顏齊除了感到羞辱和憤怒之外,唯一要做的,就是趕快回到烏恆國去。
他可不想走上那大宛國吉利的後路,再留在這秦國之地,而被這秦人給纏住了,而讓烏恆國毫無防備。
要知道,完顏齊此時可謂是已經深入於秦國腹地之內了,所以,他是立馬就帶著大軍退出了秦國之地。
完顏齊的退去,那是早在李顯預料之中的事情,而此時,在朝中,李顯確已經是忙得昏天暗地。
這些可恨計程車大夫階層,在咸陽城內,集體辭官那就算了,可是,他們竟然又在各州各郡各縣內,發動他們的門生子弟,一起向李顯辭官。
大秦國六州八十一郡數百個縣,,下至九品的師爺算起,上到公卿大臣,這大大小小的官算起來,那得是多少個官?
而如今,這些大大小小的官,竟然同時的向李顯掛印封官而去。
他們全都留下一封信,然後附上官老爺大印,就這麼拍拍屁股走人了。一時間,幾乎是差不多讓這整個大秦國各地的官府系統都處於癱瘓狀態。
這是在赤果果的打臉,打李顯的臉。
你不是很能嗎?你不是很強嘛,想殺誰就殺誰嗎?我們不給你做官了,看你李顯這個武穆王又能如何?看誰來幫你治理這個國家。
呵!!!!可悲,可嘆,可恨而又可憐,對於這幫士大夫們的這種無聲的抗議,李顯卻是隻哂然一笑而過。
你們以為就這樣,就能難倒他李顯了嗎?那簡直就是個笑話。
全天下之間,六州八十一郡,攏共算起來,一起有一個千個縣嗎?沒有。估計也就四百來個縣而已。
才四百來個縣,加上六州八十郡,用得著他李顯五百個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