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突如其來的西征(第2/2頁)
章節報錯
蕭謹,這位被李顯在富縣發現的人才,其本身就具備著一定的軍事素養,若不然,當初在金州之地,就憑那小小的一個富縣之地,蕭謹亦不可能擋得下那晉國大軍的狂攻。
而經過這近小半年之久的耳濡目染,在李顯的刻意指導之下,在軍事上的成長,蕭謹的進步不可謂是不快速的。
如今,蕭謹單獨領一支大軍在外,駐守在這貿林郡內,不論是在佈防,還是在偵察敵情方面,蕭謹的一舉一措都是有板有眼,做得緊緊有條的。
若是光在防守上來說,蕭謹之所學,已經是可以用老道這兩個字來形容他了。
在暗自讚賞之餘,李顯亦是向蕭謹問起了關於月支氏的舉動來。
“據末將最近一段時間的探察所知,來我涼,金,安三州之地,主要是月支氏和烏恆二族,其它一些小部落如胡林,北羌,北匈奴等,他們亦會隨著月支氏和烏恆二族侵入我秦國,撈些便宜就走。”此時,便是連蕭謹這般一個文弱的書生之輩,亦是義憤填庸的緊。
這天下諸侯們,實在是不把這天下的黎民百姓們所放在眼裡,百姓的死活,完全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而對於這塞外蠻夷們的劫掠,只要這幫蠻夷們不去佔領了他們的土地,這幫統治者們就隨意的讓這幫蠻夷們掠奪而不管不顧。
天可憐見,生活在這邊境之地的百姓們,其日子又是怎一種難過法。雖然蕭謹在這涼州只呆了一個多月時間,可是,隨著蕭謹深入民間瞭解的越多,他卻是越氣憤。
國事腐爛,民何以堪啊。
“可探得這些蠻夷何時能來?”既然已經打算了要好好的打這一場徵西之戰,把這幫蠻夷們給打痛了,李顯自然是要做著萬全的準備的。
“月支氏與烏恆二部落之間早已是約定成俗,烏恆佔安州,月支氏佔涼州,每年八月下旬,待得田裡莊嫁收割後,他們就會騎著快馬而來燒殺搶掠一翻後,再帶著足夠讓他們過冬的錢糧米貨,而回到塞外草原上去。”
“那金州呢?”
“金州之地,因地處晉國之側,整個金州倒是有大半地域處在晉國之後。所以,金州之地,每年受劫掠的地域倒是最少的。”
“唉,如今也只有盡人事以聽天命,先能護住這涼州在說,至於安州,金州二州之地,子離且記得傳孤旨意於二州刺史和督尉,讓他們著要緊處加以佈置重兵把守。告訴他們,若今年還像往年一樣,爭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把大軍當成擺設,任那幫蠻夷劫掠,孤王就誅他九族。”
如今的驍騎營,只有一萬人,當然這並不是說李顯不能擴大驍騎營,而是李顯暫時性的不敢去擴大這個驍騎營,當初組建這個驍騎營的時候,還是假借著建個親衛營才得以透過的,若不然,整個朝堂之上計程車大夫階層們,早已是鬧翻了天了。
可是,即便是如此,李顯亦只敢組建個萬人的大軍,現如今,大秦朝內雖然已經在實行三省六部制,可是,朝中的大權仍然是掌握在這一幫士大夫階層們的手裡,李顯現在無兵無權,哪裡還敢過度的去挑撥於他們那已經過度敏感的神經。
所以,李顯一直都在忍耐著,在等著。
他要等到他的威望足夠高,高到便是那號稱軍中世家的梁家人亦是望塵莫急的地步,李顯才會去大力的去改變這不合理的一切。
但是,要想有足夠的軍威,這光靠打勝仗顯然是不行的,李顯在軍中還需要有自己絕對的親信。
所以,他在等眼前這一萬驍騎營將士的成長,此時的驍騎營,就是李顯的所有,就是李顯他以後掌控軍中的資本。
只要這一萬驍騎營將士經過足夠的血與火的鍛鍊後,成長起來,到時候,李顯再把這些人打散,而安插入大秦國的各支軍隊裡去成為這些軍隊裡的中基層官員,這樣,李顯才能算是完全的掌握著軍權。
槍桿子裡出政權的道理,李顯比誰都明白,只要李顯掌握了足夠的兵權,在這大秦國,李顯他想要開科舉,想要換盡這天下間那一幫無能而只知道貪汙,腐敗的官員,那又有何難?又哪會像現在這般的顧慮重重?
~~~~~~~~~~~~~~~~~~~~~~~
從今天開始,將會展現出一副恢宏而巨大,殘酷的戰爭場面,各位童鞋們,狂拍票票鮮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