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武穆元年秋八月,大秦武穆王李顯,正式領馬步軍一萬,合涼州地方軍隊八萬三千,共計九萬三千人,駐守涼州。

武穆王親自掛帥,坐鎮貿林郡,以待擊敵。

此一訊息只三五日間,就風傳至整個大秦六州之地。

此時,在大秦的六州之地上,這數千萬百姓裡,一時間說聲如雲,那是說什麼的都有。

近百年的沉芝麻爛谷的事兒了,按算起來,這都好幾代人了,這會的百姓們所見著的涼,金,安諸州里,都把那塞外蠻夷們年年來此劫掠一翻而當成一種既定之事了。

誰也沒有覺得那塞外蠻夷來我大秦這地,年復一年的劫掠是一件可恨的事情。因為這都已經是近百年的舊俗了。

就如那月支人與烏恆人分地盤劫掠一樣,大家都已經是成為一種約定,你劫掠你的,我過我的日子,誰也不管誰。

反正你們劫掠完了就走的,誰還來管你啊。

這就是天下間百姓們的普遍想法,更何況,誰都不認為,就憑大秦的軍隊,能打得贏那些馬背上的野蠻人。

要知道,大秦靠的是步兵為主的部隊,成建制的騎兵,不是說沒有,可問題是,那成建制的騎兵隊,他們所騎的馬,可都是從人家烏恆人或者是月支人那買來的。

那都是人家烏恆人或者是月支人不要的馬,才會高價賣給我們的,好的馬人家都是自己用的。

就這等樣的馬組建的騎兵隊,你說,那還能打得過人家嗎?那是連追都追不上人家,更何況是說去打了!跟人家發動戰爭,簡直就是個笑話,還不如痛痛快快的讓人家劫掠一翻,好讓人家乘早回塞外去,大家各安其事呢。

這是比較消極的想法,也是最普遍的一種想法,當然,大秦國裡也是有那麼幾個激進的人的,他們就想著李顯這位大王登基後,竟然就在第一時間,想著要帶兵去抵抗那塞外蠻夷們的劫掠。這不光是一種責任表現,更是一種信念的表現,至少在這個時候,這些激進份子們,都是認為,大秦的武穆王,會是一位追求著文治武功的大王,是一位能為民著想的好大王,至少,涼州的百姓們,他們都是這般想的。

天下黎民百姓們是怎麼想的,李顯卻是並不知道,也暫時懶得去管這事兒,他現在所要愁的是,這地兒,有沒有詳細的涼州的地圖和塞外地圖。

擺在李顯面前的涼州地圖,那都是已經幾十年前的老古董了,而且是細條粗略,完全就是一副抽像畫,若是眼力不好一點的人,你根本就不知道這到底是地圖呢,還是小孩子圖鴉?

所以,李顯現在最想要的,就是一份涼州的最新,最詳細的地圖。

貿林郡的太守府內,李顯正自在來回踱著步子,在考慮著下一步該怎麼做。城防上,李顯已經是完全交給了蕭謹去安排,問題應該是不大的,而所缺少的涼州地圖,李顯已經打發了那帶過來的一百名御前侍衛們去根據實地的樣式,而去測繪地圖了。

可能這一幫子從來就沒有畫過地圖的御前侍衛們,到時候畫回來的地圖,十個人,可能會有九個都是不一樣的,可是,不管怎麼樣,那總比李顯現在這樣兩眼一摸黑要來得好。

“將軍,好訊息啊!天大的好訊息啊!”正在李顯暗自皺眉之餘,門外,卻是傳得來蕭謹那歡喜的大笑聲。

“何事值得子離如此歡喜?”以蕭謹的穩重,李顯實在是不知道,能有什麼事情能讓這位素來以穩重而著稱的蕭子離能如此的激動。

“將軍且看這是什麼。”揚了揚手上的一卷宣紙,難得的,蕭謹亦是向李顯炫耀了一下。

“地圖,是地圖嗎?”李顯的聲音裡充滿了歡喜,卻又有著一份擔憂,擔憂著蕭謹拿在手上的,僅僅只是一份宣紙,而不是什麼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