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咸陽宣紙貴似金(第1/2頁)
章節報錯
養這些童子師們要錢,而供應那各縣學宮裡免費的伙食,那也是需要錢的。
可是大秦國的錢袋子那是早就空得不能再空了,要知道大秦國在前代武昭王李思的手上,在財政上就一直保持著個赤字,而李顯上位還不到一年時間,一時半會的,又哪能去改變那許多。
何況,在年初李顯又為了以防萬一,而讓楊允,袁煥二人領了十數萬的錢糧米貨去那塞外古烏恆和大宛月支氏這兩地裡用銀錢換他們出兵幫助大秦國退兵。
這裡就狠狠地花了一大筆錢,再接下來,李顯煉驍騎營,這又是一大筆開銷,再就是李顯讓工部的孔慎去調理修整天下水域,這更是一個消錢的大窟窿。
而李顯這近半年來,幾乎都是在吃老本,完全就是沒什麼進項的。
能支撐到現在這會,這大秦朝的戶部還能發得出滿朝堂上這些公卿大臣們的佚俸,那已經算是謝天謝地了。
如今這蒙學這等如無底洞一般的投入,試問戶部這個完全沒進項的小部門,又哪裡還能頂得住啊。
所以,青衣巷裡的紙,在除了負責李顯的印刷之外,亦是要開始銷售了。不然,李顯還真的有些會吃不消的。
當那潔白如雪,確輕柔光滑的宣紙,突兀間,出現在城北的一家新開的賣文房四寶的小店鋪裡的時候。
一時間整個咸陽城裡的富家大族們全都瘋掉了。
輕柔,光滑,潔白如雪,這只是表相的,而在紙張上更容易書寫,一些書法大家們,用了這宣紙後,發現這宣紙比之絹布,那是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而更因為這宣紙,不知道比之那同等大小的絹布便宜了多少倍而聞名於整個咸陽城。
於是乎,有著這一幫子有錢人,和書法大家們的宣傳,這家小小的名叫明湖軒的筆行,一時間,是成為咸陽城裡最為繁忙的地方。
“今天你買宣紙了沒有?怎麼你不知道?來來來,跟我到我家去,我給你看看,昨兒個我就剛買了份特品的宣紙,我可告訴你啊,那地兒的宣紙可是分三六九等的,我這好不容易賣了個天大的臉面才弄到的一份特品的宣紙。”
。。。。。。。。。
“宣紙是啥玩意兒?是吃地還是穿地?”
“兄臺,沒見識了吧,告訴你,這是文雅之物,是詩情畫意的寫照。想那翠鳳樓裡的鳳姐用了都說好。”
“啊呀,是連鳳姐用了都說好啊,那我得趕緊去買些來,不然這咸陽城計程車子們還以為我袁大頭不懂風雅呢。”
。。。。。。。。。。。。。。
“浮機兄,現如今傳地滿咸陽城都是的那個宣紙,到底是啥玩意啊?還請賜教。”
“宣紙啊,哦,這我知道,我跟你說,這宣紙啊,真個是好東西啊!他輕薄,柔軟,在這上面煉字啊,他讓我的書法足足是向前進了一大步,昨天我寫的字啊,給老師看,連老師都說我有進步了。”
“啊。。。。浮機兄那字,已經是驚天地,泣鬼神了,竟然還能再進一步,這宣紙可真神了啊。”
“那是。。。你還不快去買。”
“買,若真有浮機兄說的這般好,我便是傾家蕩產也要買。”
“唉!!!不用不用,這宣紙啊,可便宜了,就算是特品的那一類,比之絹布那也是便宜很多的。”
“買。。。一定買。。不行,我現在就得去買。”
。。。。。。。。。。。。。。。
紙張的投入,引起的波瀾,這是李顯所能夠預見的,畢竟對於一個新生事物來說,受人追捧這在理所當然之中,更何況於如宣紙這種文雅之物,更將是整個天下士子們爭相愛戴之物。
咸陽城,這算是大秦集政治,經濟,文化,富豪,大官於一體的一個都市了,而整個咸陽城裡的讀書人有多少?如果說,一整個咸陽城裡有一百個富豪,那麼讀書人就起碼有三百個。
而整個咸陽城裡,有多少當官的,做大生意的,混道上的?這些哪個家裡沒錢?哪個家裡沒有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