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大鴻臚寺卿梁啟有奏。”

冒然間,很突兀的,在山呼萬歲之後,竟然又冒出了個聲音出來。

典客中丞令,李顯努力的回憶了一下,才想起來,好像,就在剛才,這傢伙也有站了出來,說是有本要奏的來著。

輕舒了口一直藏於胸中的悶氣,李顯很是感激的看了一眼這位身材飄逸的中丞令,坦然道:“梁中丞所奏何事?”

“昨日,晉國有使者至我鴻臚寺,並要求面見大王,現以在殿外等候。”

“晉國?”李顯打眼四處看了看殿下諸位大臣,見諸位大臣當中聽得這晉國之名並無怒色,更有甚少者,更是聽得晉國使者至時,皆面帶微笑,顯然,這晉國定是與大秦交好之國。

內心中告訴自己,這可能是一個盟國,在大秦國如今這種情況之下,還能有一個盟國過來,李顯沒有不招見的理由。

“傳晉國使者上殿。”

隨著殿前司禮太監的呼喝,這時自殿外,施施然走進一位略微有些發福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不高,以李顯目測估計也就一米六五左右,一張大大的柿餅臉,一笑就有兩個因肥胖而深深的陷出來的“酒窩”,加上視角的問題,在李顯看來,眼前這位中年大叔,絕對就是個挫男的代表性人物。

施施然間,這位晉國使臣走至大殿前排處,彎腰行了個晉見禮道:“晉國使臣吳中平拜見秦國大王。”

“即是盟國使臣,禮當賜坐。”

“謝秦國大王,此番小臣乃是奉我王陛下旨意而來。”

“哦??”

“聞秦國有芙蓉名安陽,有羞花閉月之容,我王十八公子輸,天資聰穎,溫文雅爾,聖衝眷佩,值此芳華之期,願再續佳話,以求秦晉之好。”

“哦!!此事容孤與諸臣公商議後再行定奪回復。”此時的李顯滿面笑容,不急不緩的答道。

其實,此時的李顯是連這老頭在說的是什麼都不知道,他根本就聽不懂這種咬文嚼字的文言文話題,你讓他如何來回答,所以,李顯是不得不先使個緩兵之計,先行拖著一會。

“謝秦國大王,小臣先行告退。”眼前這吳胖子施上一禮後,是連睬都不睬身邊諸位大秦國的朝臣們一眼,就這般大搖大擺的走了出去。

待得那吳中平走出大殿後,李顯很自然的就向身邊的宗正李豐問道:“叔父,此番這晉國是所謂何來?”

畢竟這李豐也算是他李顯的親叔叔,而且據說此人在整個李氏皇親中,亦是才學最高之輩,誠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此時的李顯不向他求教,那還向誰。

見得李顯當著滿庭朝臣亦是如此不恥下問,宗正李豐頗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微笑道:“回大王,依老臣之見,此晉國之所求,當允!”

“哦?當允,為何?”

“回大王,如今我大秦新君初立,朝野震盪,國力更是衰退如廝,而四周尚有虎狼相視,此晉國曆來與我大秦尚有姻親往來,此時晉國來使以求安陽公主以為鞏固盟友關係,此當是大利也,有何不允之說?”

“和親?”李顯呼啦一聲從王位上站了起來,兩眼瞪得燈籠般看著李豐道:“叔父是說此次那晉國來,就是為了讓我們送小妹去晉國和親?去鞏固這所謂的盟友關係?”

“然也。”對於李顯的大驚小怪,李豐確是覺得有些無所謂,和親而已,不過是個公主而已,雖然說開國太祖李密就只有安陽公主這麼一個女兒,可是這又如何?在這個時代,公主,就是一個用來送人,用來鞏固兩個國家關係的最好禮物。這也成為了全天下人的共識,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什麼值得如此大驚小怪的。

“不行,孤反對,孤絕不同意把安陽送給晉國去和親,這晉國此時來,這是在乘火打劫,是強盜。。”此時的李顯,絕對是用吼的聲音,把自己心底裡想說的話給吼了出來。

這並不是說李顯有多麼的愛那位安陽公主,甚至於可以說,直到現在為止,李顯連那位安陽公主,他名意上的親妹妹到底長的是方的還是圓的都不知道,可是,不管怎麼樣,李顯就是不願意就這麼同意了。

這無關乎於親情,更無關乎於生死,這只是一種尊嚴,一種男人的尊嚴,或者說是一個國家,一個帝王的尊嚴。

李顯,大秦國,他是這個帝國的帝王,是這個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雖然,這個帝國此時已經只剩下了一州之地,可是,大秦國,不能沒有骨氣,不能靠和親這種手段來求得生存。

若是答應了這門和親,大秦將何以續?大秦帝國的將士們又將會如何看待這個剛登基還沒有兩天的大王?

是說他能屈能伸是個大丈夫,還是說他是個懦夫,是個需要靠女人,需要靠和親才能夠活下來的可憐蟲?

你讓全天下的人如何看待大秦?你讓這史書之春秋筆來如何以形容這一份可謂是無傷大雅的恥辱?你又讓這大秦的將士們拿什麼信仰去為這個帝國拼命,去拋頭顱,灑熱血?讓這大秦國的子民們情何以堪?讓這大秦情何以堪,讓李顯這位大秦的國君又情何以堪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