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三聖、十二哲(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一聲夫子不管是疑問句還是肯定句,白瑾瑜這條蛇妖他孔聖人都留定了。
一步一詩,連作四十首驚天下的奇詩,且風格迥異各有不同,如此奇才簡直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單靠這四十首詩詞,至少確定在作詩這一門學問上,學海書山包括孔聖、復聖在內都不及白瑾瑜。
青的臉色有些古怪,白瑾瑜在做詩時她還在和蘇瑤一起打通位面通道,所以並不知道姐姐做了什麼。
但從孔聖對白瑾瑜的態度不難看出,後者一定做了什麼驚天大事,否則孔聖也不會現身,更不會對一條蛇妖和顏悅色。
不過既然孔聖對姐姐沒有惡意,倒也不用擔心姐姐留在學海書山有危險。
簡單交代了兩句便與復聖顏回一同回了妖國,畢竟留一個渡劫期的毒老人在妖國待著,可算不得什麼好事。
目送青和復聖顏回離開,白瑾瑜苦著臉對孔聖道:“夫子,你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他可不相信孔聖將對自己有意見的顏回支走,真的是單純的為了防止毒老人鬧事。
孔聖人面帶笑意,溫和中帶著幾分威嚴,宛如一位慈祥的嚴師。
應該說眼前這一位的身份本就是嚴師。
孔聖:“不急,我們進屋慢慢說。”
說完孔聖人轉身便領著白瑾瑜向登天梯走去。
白瑾瑜跟在後面邁上登天梯,石梯的盡頭便是儒家聖地聖廟。
孔聖領著白瑾瑜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聖廟前,推門走進了木質的廟堂。
廟內供奉著許多雕塑,白瑾瑜猜測這就是前世所謂的孔廟四配、十二哲,不過以這個世界的時間線來看,後世的十二哲乃至七十二賢應該都還未出現,如今的聖廟供奉的只有三聖、十哲。
一尊雕塑位列中間,是當之無愧的核心位置。
觀之與孔聖人有八分相像,只是少了聖人眼中的靈動與威嚴。
孔聖左側應該是復聖顏回,而右側白瑾瑜不認識的雕塑應該是學海書山三聖中的為後一位半聖孟子。
其他十尊雕塑分列三聖兩端,每一尊雕塑的旁邊都刻著一句話。
白瑾瑜不自覺上前幾步細細檢視。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
句句珠璣,字字珠玉。
不管過去學海書山做過什麼錯事,但不得不說,儒家才是人族真正得以依靠的門派。
人族之精髓盡收於儒學之中。
這一點,不管是道法自然的道家還是普度眾生的佛家都無法做到。
道家修自己,佛家渡他人,唯有儒家之學才將自己當做人族的一員,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孔聖靜待白瑾瑜將三聖、十二哲的名言看完才開口道:“我有意擴充聖廟尊位,對整個人族來說,三聖、十二哲所能代表的實在太少,我希望將那些大德、大志、大才之賢盡收聖廟,受人族供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