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公開課2(第2/3頁)
章節報錯
同時,這件小小的物件也引起了圍觀群眾一陣議論。
唐彩蝶與司徒慶二人站在一品樓的屋頂上,樓下群眾卻對此熟視無睹。
“哦,符籙還能這樣用?”唐彩蝶驚歎道:“一張簡單的增加音量的符籙加上靈石粉末竟然就能讓一個毫無修為的人使用。”
這種啟用符籙的方法其實並不少見,不少嵌入靈石驅動的法陣便是這個原理。
但從古至今這等方法都是用在防禦陣法或者迷陣之上,用於凡人卻還是第一次。
樓下,胡斌心疼的捂著自己的荷包惡狠狠評價:“華而不實、華眾取巧。”
終於調整好了聲音大小,司徒慶才道:“咳,課堂之上請保持安靜肅然, 各位學生入座。”
這次終於沒有再混亂, 一百多名學子開始依次入座。
司徒安滿意的點點頭, 看向已經坐好的一百多名幼童眼中充滿了希望的光芒。
按照與白瑾瑜的約定,在義務教育時期墨者不得向學子灌輸墨家學術,只有等義務教育畢業後才能雙向選擇學子進入墨家學堂進修。
短期內對墨家如今的形式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但只需要等六年,這些已經接受過全面基礎教育的學生湧入墨家學派,到時候的景象絕對是千年來的墨家盛世。
最重要的是,白瑾瑜所編制的啟蒙學科司徒安身為老師自然全都看過,其中涉及的不少東西連他都看的眼前一亮茅塞頓開,甚至被稱謂顯學也不為過。
這般啟蒙學畢業的學子不管是思想還是基礎絕對都遠超以前的學生。
司徒安目光之熱切,甚至讓坐在前幾排的學生們一陣惡寒。
司徒安似乎也注意到了自己失態,忙正了正臉色,道:“今日授課分上下兩段,上午授課兩堂,下午一堂,每堂課為其一個時辰,午休一個時辰。”
說罷司徒安向不遠處手鑼等候的辦事人員點頭示意。
持鑼者心領神會敲響銅鑼,大聲道:“第一堂課——蒙學。”
“哈,蒙學……”一品樓上的胡斌猛地開啟摺扇,才發現扇葉不知何時已經全壞了,尷尬收起後道:“要比蒙學有何學派敢出我儒家左右?若是他們敢用我們儒家經著蒙學,我們便立刻群起而攻之,若非我儒家經著便尋破綻而攻之,定要讓他們下不來臺。”
同屋的其他儒生聞言皆點頭稱是,隨即信心滿滿聚精會神的準備找漏洞。
卻不知胡斌剛才的話已經被屋頂上的兩人聽得清清楚楚。
司徒慶失笑著灌了一口美酒,唐彩蝶則冷臉斜視,不只心中在想什麼。
而此時,學堂之上也有了新的變化,一輛板車慢悠悠的行進廣場,周圍人見之一陣驚呼,只因車上竟整齊的碼著數垛書籍。
在這時代,書可是稀罕物,許多平民百姓一輩子都見不到一本完整的書。
而且從成色來看,這些書籍全都是新的,上面還瀰漫著墨汁特有的清香。
在這個時代,不管那些修仙大能如何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凡人所用的書籍依舊只能靠手抄,士族豪強更是以收藏固本、殘本為榮,文化的交流幾乎停滯,學識只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
便是青雲山上的經堂也儲存著不少孤本,甚至只能在經堂中學習,禁止手抄和外帶。
這還是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傑作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正式露面,起到的效果比白瑾瑜預想的還要好。
以後等造紙術和印刷術技術成熟,儒家最強大的文學壁壘將徹底不復存在。
“《千字文》?”有識字者看著路過的書堆輕聲道:“這書名我為何從未聽說過?咦!這些字竟然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