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人工生態系統(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是從人工澱粉那裡得到的靈感,運水雖然困難,但是運送構成水的氫和氧卻相對容易。
“這多虧了月球城的鉅額投資,為我們設計了抗壓和製冷的專列,還建了十幾公里的鐵路,讓液態氧和液態氫,可以直接從海邊運到這裡。
“這趟專列一天一趟,一次就能運來幾千噸液態氫和液態氧。”
姜宇等人看著白塔的一圈圈小孔,大致明白了這個系統的運作方式。
齊光祿繼續解釋道:“如果是一千多噸水,杯水車薪,可是液態氫和液態氧就不同了。
“它們在液態的情況下,等於是被壓縮過的氫氣和氧氣,密度較大,一次性的運載量也大,而液態的水卻難以壓縮。
“我們在秦皇島有一個制氫廠和製氧廠,直接用海水制氫和製氧,然後運到這裡。
“給小型生態系統按比例加入液態氫和液態氧以後,先是將兩種液態氣體氣化,然後透過反應合成水蒸氣。
“再把水蒸氣從這些小孔裡釋放出來,均勻地散落到周圍的植被上。”
姜宇點了點頭,他到比較關心:“成本怎麼樣?”
齊光祿微笑道:“運水小組做了相關的技術攻堅,特別是制氫技術,因為現在在太空進行的核試驗,需要大量的氫。
“這讓制氫產業效率提高了許多,同時成本也下降了許多。
“而我們用到的液態氫,不需要做進一步的提純,製氧的工藝也早已經很完善。
“試驗田這邊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發的電,足夠讓液態氣體轉化成液態水的能量。
“總體上來說,這個成本普通的農作物是難以回本,所以現在我們正在培育一些經濟作物。
“但是這個系統的意義確是非凡的,徹底終結了自上個世紀以來,我國治沙難,成本大,容易反覆的難題。
“如果有足夠的資金,國內將不再有沙漠,甚至世界也將不再有沙漠!
“人類可耕種的土地漲了一倍,而且將再也沒有沙塵暴!
“我們掌握了改造地球的方式!這是人類文明的一個巨大進步!”
齊光祿開玩笑道:“到時候我們倒是要注意,不能讓全球的氧氣含量整體增加。”
姜宇蹲下身,摸了摸白塔邊上的綠草,綠草長得非常厚實,讓下面沙地都變得緊實起來。
綠草遮擋了下面的沙地,生機遮擋了荒蕪。
他問:“現在的試驗田有多大。”
“將近六百畝了。”齊光祿回答道:“這邊是比較早的一批試驗田,多以農作物為主,往北還有些根系發達的樹林等。
“我們發現五百畝大概就是個改良區域性氣候的分界線,以下區域性氣候改觀不大,以上就會有明顯的改觀。”
姜宇微笑道:“這個系統還有一個巨大的用處,當它進一步成熟後,可以改變行星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