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小強考慮個屁呀。

這部戲就是成全汪茜的。

穆春雷掛了個編劇的名兒,但實際上梗概都是荊小強做的,只是對白、用辭之類穆春雷更老道。

現在他陪著領導們別提多滿意了。

最後這部劇肯定只會在滬海以及戲劇界小範圍演出,跟電影市場沒得比。

特別是《太平輪》想的主攻國際院線市場。

荊小強反正要協助龍哥、傑哥的電影進入北美市場。

他們又分別在張羅歐洲、東南亞及日韓市場,大家就一起合力把三部電影交叉推廣全球。

那才是大生意。

所以荊小強陪著汪茜,帶了全體演員出來謝幕兩次,當然也得了一眾領導的慰問。

更有滬海現在能找到的所有媒體都圍上來熱情采訪。

但這種新聞場面嘛,比差一大截,比焦盆再差一截,比薪鄉市那就差好大一截了。

荊小強臉皮厚,讓汪茜去單獨接受袁嘉帶領的滬海電視臺採訪,自己面對《音樂報》記者,就是唱片公司那個接熱線電話的妹子,按照早就擬好的稿子極限拉扯。

他還瞧不起滬海電視轉播塔能覆蓋的那點範圍。

但這絕對不妨礙汪茜一劇成名!

重點還是這部歌舞劇充滿了滬海風情。

汪茜那個開場旗袍的造型太驚豔了!

看似普通的淡藍色竹布旗袍,是荊小強找丁師傅那邊特意量身定做,開衩和下襬長度都有很大的講究。

92年啊。

舞廳才放開幾年,滿街的穿著打扮百分之九十還是灰撲撲,陸曦兩年前那個露出長腿的短裙已經非常驚豔了。

荊小強幫航空公司設計的那套制服就是旗袍裙,裙襬都在膝蓋以下更是不開叉。

這條充滿弄堂風情的旗袍,隨著電視臺新聞這麼一播放,整個滬海的時尚風潮都開啟來!

加上荊小強給汪茜設計的妝容,超前起碼十五年。

九十年代初,整個亞洲地區的妝容都還偏重,包括陳薇羽她們這撥兒港姐不是眼影偏暗就是臉色粉重。

荊小強卻利用進口化妝品跟自家護膚品結合,推出了無痕妝容。

把汪茜原本就比較偏淡的氣質承託得高貴典雅。

再有那個充滿滬海氣息的精緻捲髮造型,整齊緊密的頭頂直髮跟過耳以後的捲髮結合起來。

別有一番獨特韻味。

據第二天整個滬海的理髮店都有姑娘上門簡單粗暴:“儂不要管啦,就是昨天晚上新聞裡那個跳舞演員的捲髮……”

然後到處都是似像非像的這種捲髮,無論長短都在強行上。

膽子大的一定配旗袍,沒有就只能在髮型上表達自己對潮流的跟隨。

連陸曦大清早的都揪住荊小小強難得靈魂發問:“為什麼你從來沒有給我做過這個髮型?你是不是更喜歡她?!”

荊小強瑟瑟發抖:“哪有,髮型要結合臉型跟氣質的,你的妝容不是我設計的嘛……”

陸曦不管:“那就是我沒她有氣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