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小強的嗓音絕對值一千萬美元。

因為有他這樣的天賦,沒這麼好的技巧跟經驗,有這麼好的技巧經驗沒他這麼年輕。

還可以唱三五十年的漫長藝術生涯,會迸發出什麼樣璀璨的光芒都未可知。

他這是無解的獨一份兒。

但蘭花大劇院也是真的落後,三十年代建設的這座劇院當時號稱亞洲第一,也歷經各種風雨跟輝煌。

六十年過去必然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的光電音響,裝修更是老舊嚴重。

也就是情懷還算得上是滬海人口碑中的大劇院。

一千二百個席位的場地根本沒法體現出歌舞劇的繽紛燦爛。

最主要還是整個舞臺,根本無法容納豐富的道具佈景系統,這就造成《當我們年少》的佈景劇情都下降不少。

但如此簡陋下的表演場地。

既埋沒不了荊小強的歌聲,也忽略不掉汪茜的舞蹈。

她二十七了,在舞蹈上已經浸淫了快二十年,之前已經基本放棄了舞蹈生涯。

如果不是割捨不下,又在輔導學生,保持了練習,估計已經完全退役。

但恰恰是這種半離開的狀態,讓她在遇見荊小強之後迅速放下之前的方向,如飢似渴的開始汲取新的舞蹈境界。

簡單的說就是力量感。

女性舞者大多體現的都是柔美,汪茜的舞蹈特點也是這樣。

婀娜的曲線搭配輕盈的舞姿,完美詮釋出東方之美。

可荊小強帶領她開啟了全新的舞蹈思路,更增強核心力量的基礎素質練習,整個肌肉線條其實已經和其他舞蹈演員不太一樣。

這就保證了汪茜的舞蹈,具有非常強的內在力量。

能夠把很多女舞者做起來吃力的動作,舉重若輕的展現。

譬如開場這個旗袍側身慢慢扇風,又“吟唱”著起身的動作。

單腿從蹲姿起身……

這就基本上是個絕大多數人做不到的動作。

她還極慢,甚至帶著隨風飄散的搖擺。

姿態依然優美。

柔和中透出力量之感,剛柔並濟,美到極致。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

也許我有那麼點忸怩不安

但我還這麼年輕,一定會遇見最好的你……”

把一個弄堂裡普通姑娘對愛情的期待嚮往,表現得入絲入扣。

後面就是父母非要她嫁給官員、有錢人。

有抗爭,有無奈。

歌聲同樣表達了劇情和心態。

直到兵荒馬亂的局面中,跟著父母還有未婚夫一起登上“太平輪”……

荊小強扮演的小混混,也靠著跟人打賭贏下船票,在最後一刻驚險跳上輪船!

第二幕劇就在船上了。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輪船甲板之上有錢人艙位門邊的少女,注意到了恣意妄為、瀟灑自在的少年郎。

哪怕住在甲板下的封閉船艙裡,男主角臉上卻沒有半點苦難,隨時帶著歡笑跟灑脫。

和那些艙室裡隨時都在算計、權衡的有錢人、官員們形成巨大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