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大雨之後,青雲縣的氣溫就變了,空氣完全不同於以往的乾燥,總是溼溼潤潤的,土壤也很鬆軟。

陳氏特意把院子邊那塊菜地收拾出來,買了長得快的白菜種子和青菜種子。

陳柳絮雖說是在孤兒院長大的,但有好心人資助,還真沒翻過菜地,頂多拎著鏟子,像是玩鬧一般種過幾株菜葉。

有姜老頭在前面挖出土坑,她們只需要跟在後面撒點種子就行了。

這次種的並不講究,聽陳氏說,當這一小塊的青菜苗長出來,還要拔出來重新栽種,這樣才能長得壯實。

陳柳絮再去鎮上賣豆芽的時候,掌櫃就明確提出來了,豆芽要降價的事,他跟陳柳絮合作這麼久,驟然提起這件事還是挺為難的,可要是再按原價來的話,他肯定會虧本的。

陳柳絮笑了笑,“掌櫃,我理解的,該是什麼價,就是什麼價。”

掌櫃臉色和緩下來,“你也看見了,豆芽不稀罕了,現在市面上是九文一斤,我給你十文吧。”

這價錢都算不錯了,因為青菜那些還沒長出來,豆芽還不至於跌倒兩三文。

即便早就有了準備,可聽到價錢跌得這麼厲害,陳柳絮還是有些詫異,不過雖然少了許多,黃豆都降價了,好歹還有賺頭。

“謝謝掌櫃。”陳柳絮領了他的好意。

在鋪子裡選了些紅豆和黃豆,她瞥見另一側竹筐裡擺著瓷白的碗,形狀不錯,可她並不打算買這種,這樣細膩的白瓷,很明顯要貴一些,還不如買粗瓷的。

掌櫃說道:“這碗平時賣十二文一個的,可一批瓷碗中總有些次品,這些要便宜一半,只是花樣出了問題,不妨礙使用的。”

陳柳絮心念微動,把碗拿起來打量一遍,這碗上面的花紋是深藍色的,可能是想弄出花瓣來,可工藝出了差錯,原本精緻的美感變得錯雜凌亂,價格也只能降低,但邊緣都是完整的,沒有殘缺。

她忽然想到了什麼,買了兩個。

陳柳絮發覺現在的集市要熱鬧多了,擺了很多小攤,有賣包子饅頭的,也有賣豆腐燒餅麵條餛飩的。

她逛了許久才找到一家賣文房四寶的鋪子,在裡面買了藍黑兩種顏料並一支毛筆,有些肉疼地付了錢,這種跟書墨有關的東西格外貴。

她還去繡莊買了帕子和綵線,陳氏近日無聊,便想做些繡活打發時間,陳柳絮注意到了那些零碎的布頭,也一併買了下來。

過到半路上,她心情就不美妙了,怎麼這麼巧,側前方那個不正是何小蓮嗎?

她想繞開的,但很明顯對方已經看見她了。

對方似乎沒有記性,當作之前那些不愉快都沒有發生過,狀似親近地朝她走過來,臉上帶著抹怯怯地笑,眼睛卻半點都不老實,一直往陳柳絮揹簍裡看,劃過一閃而逝的渴望和貪念。

村子裡的人都察覺到了,姜家兩個兒媳去鎮上很頻繁,揹著簍子去,又高高興興地回來,去鎮上就是要花錢的,一般人沒事可不會往鎮上鑽,而且路過姜家院外時還隱約聞到香味,大家都猜測姜家肯定找到了發財的路子,去鎮上買了東西,紛紛羨慕不已。

不過村民都念著饑荒時姜家幫了的大忙,雖然有著猜測,卻並沒有眼紅嫉妒,也並沒有不識地打探姜家賺錢方法。

何小蓮目光化為實質一般,特別想知道那揹簍裡裝了多少好東西,會不會有肉,會不會有衣服。

她看到陳柳絮身上穿著的嶄新衣服,心裡火熱熱的,又有點酸溜溜的,看來果然是賺錢了,饑荒之前,姜家的日子是村裡拔尖的,饑荒過了之後,卻依然如此。

每天過得那麼滋潤,有吃有穿,不像她養了幾個孩子,男人沒有手藝,還要照顧公婆,日子苦的直不起腰,姜家明明過得那麼好,卻偏偏連幫一點小忙都不肯,連借個東西都不樂意,真是小氣。

陳柳絮躲開她試圖探向背簍的手,擰緊了眉頭,拉開一大段距離,見何小蓮一副委屈哀怨的表情,頗感無語。

“何嫂子,你沒經過我允許,來揭我的揹簍幹什麼,未免太無禮了。”

何小蓮唯唯諾諾,“我只是看你揹簍太重了,想幫幫你而已。”

何小蓮殺傷力並不強,可那腦回路和三觀總是讓人覺得隔應啊。

陳柳絮搖搖頭,害怕被這人纏上,就想甩開她。

何小蓮轉了轉眼睛,厚臉皮跟上,“陳柳絮,你等等!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跟你說。”

她狀似神秘地說悄悄話,“這件事可關係到你一輩子的,我能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