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一封很特別的信件(第1/2頁)
章節報錯
蔡府。
“阿嚏~”
韓茂回到廂房,剛點了一盞油燈,接連打了好幾個噴嚏,把油燈一連吹滅了好幾次。
好不容易點燃油燈,他摸了摸鼻子,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他可不知道,因為鍾繇機緣巧合的加入,回去在好友面前這一顯擺,令招攬荀彧的難度係數,直線升高。
他琢磨一番剛剛蔡邕說的話,結個這幾天從蔡谷,還有蔡琰等人的說法。
河東衛氏和蔡家聯姻,目前屬於八字還沒一撇。
怎麼說呢?
若是韓茂沒有出現吧,或者說,沒有這麼優秀,河東衛氏登門造訪。
而蔡邕一時半會,沒有更好的選擇,蔡琰那邊也無甚意見,有可能就這麼定了。
畢竟,說到底,曾經五原郡安陽縣回逃的時候,河東衛氏幫襯蔡家的這份情,蔡邕還是要承的。
但好巧不巧,韓茂為了防止救命恩人蔡琰,重蹈覆轍,他表現各方面竭盡所能,表現出自己的優秀一面。
這令蔡邕看在眼裡,也很是滿意,蔡琰也在這數日,被他秀的芳心暗許。
甚至,就連他三弟蔡谷都很喜歡,很想韓茂來迎娶蔡琰,而不是十多年,素未謀面的河東衛氏。
恩情,固然很重要。
蔡邕也一直沒有忘,但他又不是酸儒,他可不迂腐。
他不可能,因衛氏昔日之恩,就一定嫁女兒到衛氏。
若為了還恩情而把女兒嫁過去,那跟他賣女兒,又有甚分別?
如若他女兒有了喜歡的人,而將她嫁給她不喜歡的人,她因而不快樂,不開心。
那麼,對蔡邕來說,這樁婚姻,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失去了他固有的初衷。
這也是,蔡邕接到衛氏求娶蔡琰的信件,他沒有給衛氏任何承諾,他只在信中回覆:多年未見,待見一面,再做考慮……
想到這裡,韓茂不得不佩服,蔡邕的開明,懂變通,不輕易承諾,一旦承諾,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做到。
想想也是,蔡邕不開明,不變通,他就不會給漢靈帝上奏的密言七事中,勸漢靈帝不要拘泥於舉孝廉一種察舉人才制度,而應廣納天下英才等等。
奈何,他的謀略,不被漢靈帝採納,且損害太多同僚,乃至宦官利益,更無語的還是他的密奏,漢靈帝保管不當,上個廁所如廁,就被十常侍瞧個遍。
若是漢靈帝換個有主見明君,恐怕都輪不到董卓來請他出仕,早就官居高位!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也能從此看出來,蔡邕確實不是那種迂腐之人,他開明的很。
更何況,這十多年的吳地流亡,他真切體驗了民間疾苦。
他才生出給寶貝女兒找個如意郎君,好人家的念頭。
前提也是蔡琰能看上眼,願意嫁過去,不願意,不管是誰,他都不會同意。
這是他做父親,能為女兒所做的唯一的底線。
韓茂一臉堅定,他輕吐一口氣,今日蔡邕能把話說到那個份上了,著實不易,他不能空口說白話,一張嘴保證。
他想了想,決定主動出擊,主動做點什麼?而不是被動等他父親忙完!那不是他的性格!
至少透過主動出擊,他要讓蔡邕知道,他的苦心,昭姬的情意,我,韓茂懂,也不會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