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董卓立志,袁紹出逃(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打定主意,準備宴會後,就跟李儒合計合計,具體細節。
只不過,提拔一個人,不能亂提拔,需要講究策略、方法。
不然,令其野心太過膨脹,不知道感恩之心,反而不如不提。
董卓對待自己賞識,看重的有才幹之人,就是特別大方,就會大加提拔,盡皆重用之。
眾人擊節,讚歎不已。
隨著,這個小插曲,就此揭過。
宴會在韓馥一爵敬這,一爵敬那,氣氛活躍起來,一如既往進行。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有人提議,請蔡邕以琴助興,蔡邕也不推辭,彈奏一曲,為之助興。
眾人歡歌笑語,好不歡快,好不熱鬧。
隨著,天色漸晚,蔡邕和韓馥東倒西歪,在下人攙扶著,辭別董卓,一道乘車回官舍去。
畢竟,明日還有大朝會,也是董卓提出廢帝的重要朝議。
他們需要提前早起,跟百官一同久候著,可不好跟董卓,一同入南宮嘉德殿。
二人明顯酒喝多了,都是暈乎乎的,一路上無話。
好在下人們有李儒吩咐,將二人穩穩當當送到各自的官舍,沒有離去,而是合衣住在一旁耳房,靜候著呼喚。
……
袁府前。
袁紹神色複雜,頗為留戀,極其不捨的看了一眼,他居住多年的府邸。
整個大漢,太傅袁隗,或者說袁氏,是為數不多,在雒陽城內建有自家府邸的。
四世三公,累世之望的底蘊,在這裡就顯露無遺。
此刻,袁紹特別後悔,他後悔,昨夜沒有采納鮑信之計,趁著董卓立足不穩,連夜襲殺之。
就像他斬殺宦官,毫不留情一樣的,大殺特殺才對!
但,他想到了這個家,這個家族,他猶豫了。
僅僅一個猶豫,鮑信走了。
他也錯失了,再次下殺手的機會。
今日,董卓邀他行廢立之事,他懵了。
董卓也太瞭解他們家了,若教董卓事成,一旦成長起來,這還得了?
他自然怒不可遏,不同意,但又念及家族族長,他又說回來稟報。
他叔父袁隗同意了,任憑他百般勸阻,叔父鐵了心,勢要扶持董卓掌軍權。
他慘然無奈,有時候就是這樣,明知這是在養虎為患,與虎謀皮,但袁家卻是騎虎難下,不得不為之。
明明此時,是袁家權傾朝野,威震四海,掌控朝廷,統御十三州的大好局勢。
卻因四世三公之望,而卻步。
成也四世三公之望,敗也四世三公之望。
他在叔父等人身上看不到半點希望,他決定另謀出路!
懷揣著這樣想法,離開袁府,他出府向東,很快來到東門。
不經意間,摸到懷中無比寶貴的符節,他大笑道::
“調動不了一支軍隊,我要這符節有何用?!”
說話間,袁紹將符節懸掛東門,大步離開,向冀州渤海逃去,董卓聞訓大怒,派人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