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嚯嚯,好久沒有見到這一套傢伙事了。”

“看來趙扶余主廚真是做了不少的準備啊!”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眾人對趙扶余拿出一堆石磨正疑惑的時候,蔡青老先生的聲音響起,那種中氣十足,對眼前東西有著十足瞭解的模樣,實在是讓人覺得鬆了一口氣。

畢竟趙扶余一直在料理當中不可能解釋,這麼長的時間他們總不能只是呆呆的傻看著吧?

有這麼一位瞭解情況的美食家,為他們介紹點評,也算是讓這枯燥的過程多添了不少的樂趣。

就好像各種競技比賽中間不可或缺的解說一樣。

有多少無聊的比賽是因為他們的存在而變得精彩?

實際上,評委除了品嚐美味的時候外,更多的時間就是在做著解說的作用。

“石磨,蒸籠布,還有陳米。”

“看來扶余主廚是要自己做米粉了...”

“這麼說起來,真正純手工製作的米粉,我也很多年沒有嚐到過了。”

摸了摸自己的光滑下巴,蔡青老先生眼睛笑眯眯的成了一條縫,卻給人一種由衷高興的感覺。

就連在他身邊的那位地獄神廚,也彷彿同步了那種發自內心的愉悅。

“純手工米粉和一般的機制的米粉有什麼不同麼?”

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自然也是好奇,可對本.戈登來說更多的還是蒐集這些異國料理的經驗知識,這些或許在未來在某一刻會成為他烹飪出全新料理的靈感。

如今身邊有一個堪稱中州料理活著的百科全書的美食家,這個時候不去好奇一下,還等什麼時候?

“硬要說什麼不同的話...”

蔡青的神色間帶上了一絲玩味。

“那就是機制的,遠比手工的米粉要爽滑啊!”

出乎意料外的答案,讓在場的許多人震動,可是隻要稍微細細想一下,這其中的道理基本每個人都能明白過來。

以人力,哪怕是麟廚,龍廚的能力,即便是將這些石磨把米漿磨到了極致的細膩,又怎麼可能和機器的打米漿來比擬?

那種想勻速就勻速,想加速就能夠加速,甚至不斷重複打細密米漿的機器,怎麼都不可能是人力可以比擬的。

也不需要用人力比擬,畢竟機器就是為了做到人力做不到的事情才被髮明出來。

“既然沒有機制的爽滑,那為什麼還要做手工米粉?”

“比較起來,有什麼優勢麼?手工米粉。”

反正都問到這一步了,本.戈登乾脆問的就仔細一點。

如今趙扶余已經將泡了許久的陳年早稻米送入了石磨當中,開始了磨米漿的過程,將趙扶余推磨的力度看在眼裡,蔡青暗暗的點了點頭。

也沒有迴避的告訴了同為評委的本.戈登的好奇心。

“當然有優勢,比起機制的來說,手工米粉厚度永遠不可能一致,勁道也會差一點。”

“但是因為稍差一點的爽滑口感,他會裹挾進更多的湯汁,而且在口感上會有機制完全無法比擬的,人手工製作的溫度和粗糙。”

“那種味道,只要吃過一次就能完全和機制的分割開來,然後...永遠也不會忘記!”

如此篤定的話語,也讓趙扶余那邊的動作完全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