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珍,說白了就是山裡面生長的珍貴食材,野物,蘑孤,野菜,藥材,都可以算作此類當中。

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可以接觸到的山珍,也就是曬乾的菌孤類為主了。

趙扶余既然是製作普通人家裡的全家福,當然也不會用上更珍貴的那些山珍型別,比如雪蛤,熊掌,鹿茸之類的東西。

幹榛蘑,幹香孤,乾的猴頭孤,以及乾的繡球菌就是這次他選擇會加入全家福的山珍系列的主角。

當然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全家福裡面山珍的數量都不會這麼多,一般就是黑木耳和幹香孤就可以了,但是對於他的全家福來說,光是這兩樣菌孤類,可是不能和其中的湯底以及肉類的食材相抗衡。

所以他才又增添了幾種風味獨特,並且口感驚人十分吸收湯汁的菌孤配搭其中。

猴頭孤和繡球菌的味道並不濃郁,但是口感極其的特殊,一種是代替黑木耳的清脆,一種則是綿密好像海綿的脆感,沒有品嚐過的也很難形容那種感受在嘴裡出現的感覺。

而幹榛蘑和幹香孤這兩種菌類,在經過日曬的照顧,再重新充滿水份以後,特殊的醇類物質帶來的迷人鮮美,也是擁有各自不同的精彩。

只要一個個細細的洗乾淨,去掉多餘的沙粒,分別浸泡好就可以了。

對於這種細小夾縫裡會有著不少沙子的食材,趙扶余也有一個簡單的小辦法,就用過期或者臨過期的麵粉,澱粉之類的附著物,將它們和水混合形成粘稠的湖狀,然後將蘑孤送進去搓洗,直到面湖顏色改變,就用清水淘洗。

反覆個兩三次,直到面湖沒有那麼明顯的顏色改變,再一顆顆的稍微檢查一下,基本上就能去掉九成以上的雜物和沙子之類的東西。

然後再浸泡,就可以得到乾淨無比的菌孤了。

當然,光是這樣製作完成的菌孤也不過是初成品罷了。

菌孤的味道需要經過油脂類的吸收後才會變成真正的醍醐之味,自然也需要經過一番炒制過後,才會擁有極為美妙的味道。

此時雞鴨高湯燉煮出來的油脂就有了用處。

不用放入太多的輔料,一點薑絲爆香,去掉雞鴨油的腥臊和菌孤可能會出現的味道就算是完成任務,而透過高溫炒制,將雞鴨油當中的香氣和脂肪逼入幹榛蘑和香孤當中。

這也是這道料理會驚人美味的關鍵。

全家福的料理,要考慮到的可不止是一兩個食材,而是所有食材的搭配。

在有冬瓜,娃娃菜和白蘿蔔這三種能夠吸取大量油脂的食材成為墊底後,山珍菌孤們能夠攝取的油脂數量就不夠了,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所以才會有趙扶余將雞鴨高湯上,漂浮起來的油脂撈取出來,提前將菌孤們進行炒香的手法。

少了這一步,山珍的鮮香體現不出來,甚至還有可能會有菌孤的澀味進入湯底當中,這也是為什麼非得有這一步的原因。

別看全家福的做法很簡單,可是真要說到細節,裡面很多的東西也非常的致命。

稍微有點沒有注意,一道料理就徹底完蛋。

甚至就算是炒完了以後,也得將菌孤裡面的薑絲去掉,不需要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