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一個又一個的料理人不斷的登場,有人透過了這一輪的考核,也有人直接被宣告水平不夠被打了回去。

但至少這些料理人都見證了其他對手如何烹飪料理,起碼在這一刻他們已經擁有了許多料理上的見聞,那是在自己學習,甚至研究都不可能見到的諸多料理派系以及理論交織碰撞的情況。

可以說,只要研究今天這一段時間內見到的諸多料理手藝,對於很多被淘汰離開的料理人而言,便已經是不可思議的料理積累了。

誠然如趙扶余這樣的料理人,也在一邊看每個人的料理過程看得津津有味,就可以知道這些本身都有自己不凡之處的料理在烹飪的時候,到底都有多少不簡單的東西展現出來。

對於趙扶余或許很難說是一種直接的提高,但是觸類旁通,加深自己的根基卻也絕對是有效果。

察覺到了這一點,不但是趙扶余,就連誠一郎,才波朝陽,創真,乃至很多種子級的龍廚也在自己的料理透過,進入了下一輪後,站到了一邊靜靜的觀看著其他料理人的烹飪。

也就是這個時候,他們才勐然意識到了趙扶余第一個完成料理的用意。

不止是因為料理簡單,更是為了可以更全面的欣賞這近五百的料理人,他們每個人的料理技藝。

‘從一開始就已經有了計算了麼?’

‘果然是縱橫料理界,不見一敗的廚祭!’

第一次遇到趙扶余的料理人,無不對這點感到震撼。

可是對趙扶余來說,這不過是日常的習慣而已,即便是高星料理人,他們的烹飪過程裡,也有自己的東西存在。

而那點自我,便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靈感來源。

見證這些自我,蒐集這些靈感,總有一天能夠給趙扶余意想不到的反饋,也是他料理的新鮮感源源不斷的源泉。

...

或許是因為來的都是天賦不錯的料理人,實際上這第一輪前菜關卡,並沒有太過篩選掉多少人。

大概也就是去掉了三成的存在。

剩下幾乎近三百人,還是擁有了在食林寺修行的資格。

不過到底能學到什麼程度,這還是看每個人的底蘊和天賦不同的地方。

別看有近五百道前菜,可是相較於修行食義以後的這些代理師範的胃口,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可能就是讓那五位代理師範剛剛有那麼一分胃口滿足的程度。

更別說只有寥寥幾道料理,引動了主評們下場品評。

對於這些主評們,他們完全還沒有吃到什麼東西呢。

不過接下來就不一樣了。

能夠獲得第二輪比試機會的,幾乎都已經熱身完成,那麼接下來的料理,才是他們真正展現自己料理水平的料理。

就不知道,到底有幾個人可以走到最後。

已經被淘汰的人選,此時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直接離開,一個是等到所有的比試都完成再離開。

幾乎是所有人都選擇了後者,他們知道哪怕沒有人言語教導,只憑著看,他們這次也能獲得無窮的好處。

而剩下已經進入下一輪的料理人,也都精神抖擻的等待著修的出現,宣佈第二輪的料理考驗!

倒是,趙扶余和幸平誠一郎他們幾人互相對視一眼。

似乎對下一道料理的考題,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