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珍妮紡紗機被髮明,而在未來的不久,瓦特的蒸汽機問世,因為在這之前,歐洲地區蒸汽機的應用已經出現,只是技術還不太成熟,效率不高而已。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這樣一個老舊帝國紛紛落幕,新興的大英帝國冉冉升起即將稱霸世界的時代,朱朝先在乾隆朝生活的這四年裡,卻彷彿與世隔絕一樣,周身遍地仍舊是那套古老的,執行了一千多年,但仍舊奏效的系統。

就算是旁的土匪反賊,也知道這是個火器為王的年代,更不用說朱朝先了。

憑藉著煤炭帶來的巨大利潤,朱朝先一邊高價透過兩淮鹽商以及天地會的門路,從廣州購置歐洲最新武器,一邊在泗州老家及其周圍搜刮人才,四年時間下來,他不僅給手下的三百多號人裝備了遠超安徽,江蘇當地綠營的武器,

使用了簡易版火帽的燧發槍!

這種火槍雖然在原本的基礎上和歐洲各國使用的差距不大,因為它的原型就是1730年定式的褐貝絲燧髮式火槍。

這是一款產自英國的燧發槍,別的優點不比同時期的其他火槍好上多少,但能成為縱橫世界的大英帝國主力火槍的原因就是,它的安全性很有保證。

而且,因為是產自目前世界最發達的英國,所以從褐貝絲燧發槍身上,已經能看出一些制式火槍的影子了。

這是彼時的大清,以及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難以企及的。

當然,朱朝先以這款燧發槍為原型,不只是因為它有著上述優點,還因為,這時候的廣州,十個外國人裡,有五個都是英國人。

他想弄到其他的更優秀的火槍,也很困難了。

而此時的江蘇,安徽綠營在用什麼武器?

火繩槍,從一百多年前的明朝遺留至今的技術,甚至有的火槍乾脆就是一百多年前製造的,除了前面幾十年用用以外,自從進入了咱大清的康乾盛世之後,深處中原腹地的安徽江蘇等地,就鮮有大規模的動亂,所以,這些火槍被封存了幾十年,現在拿出來,倒也勉強湊合能用。

不過能用和發揮出它原有的威力,那就是兩碼事了。

綠營是最拉胯的那一批,但上面巡撫的撫標,總督的都標按理來說,應該是要比綠營更強的。

很可惜,兩邊沒什麼差別,畢竟都不是滿洲八旗,待遇也就那麼回事。

可就算是兩江總督,江寧將軍下轄的滿洲八旗,在入關一百多年後,也早已迅速腐化,失去了往日的雄風,戰鬥力直線下降。

若是掌握著這樣的軍事力量的兩淮官員,知道下面一個小小泗州地界的鹽商,手裡竟然捏著一支數百人的精銳,怕不是能當場嚇尿。

“這事我絕不能捏鼻子認了,每年給他們交的銀子可不少,這時候一個個都當起縮頭烏龜來了?”

客棧外的馬廄裡,朱朝先一掌拍在栓韁繩的柱子上,一陣浮灰落下。

“薛老,這兩天你先在江寧照看著明鏡,我親自走一趟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