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一個小小的武官家庭,歷經數代卻依然堅挺至今,現在的勁頭甚至比祖上時候還要更猛。

這不是老老實實做順民,在地方上按時習武,遵紀守法,等待著那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有一次的民亂或是大戰,響應朝廷徵兆,拼死在戰場上殺敵立功,就能延續至今的。

若不是中間幾代祖宗沒那麼迂腐,一直偷摸著做點無傷大雅的走私生意,現在的朱家早已是淪為一介草民了,哪裡有朱朝先和朱朝越兩兄弟安心讀書的環境?

再就是他朱朝先,如果循規蹈矩,走著朱父的路子繼續販鹽,也頂多是個小康之家,甚至,朝局上的一個浪花打起來,朱家都能沒影。

這一次新任兩淮鹽政走馬上任,不就是拿他們鹽商開刀嗎?

可上面的大鹽商不想出血,就會把風險轉嫁到像朱家這樣的中小鹽商頭上,如果沒有朱朝先這幾年折騰,這一次兩淮政界不大的官員更迭,就將會對朱家造成滅頂之災。

不過,合法的生意哪裡能輪得到他?

或者說,就算是合法的生意,想在大清這樣的國家裡安安穩穩的做下去,也是要一手拿銀子一手拿火槍開路的。

為了維持淮南煤礦的開採和運輸,震懾周圍淮河兩岸的宵小,也是秉持著“有槍就是草頭王”的觀念,朱朝先四年時間裡,在淮河上拉起了一支三百多號人的隊伍。

要輪起人數來,著實不多,畢竟淮河兩岸上,吃不起飯的農人數不勝數,只要有膽子大的振臂一呼,就能聚攏起幾百上千號人跟他一起上山,落草為寇。

只不過,這種的土匪水賊,大多數人都是打打順風仗在後面撐場面的,真正有戰鬥力的,千人裡至多不過一百,基本都只有幾十號人而已。

只要這幾十號老匪不死,就算寨子被揚了,部隊被打散,都能跑路到別的地方,東山再起。

但朱朝先的著三百多號人不同,他們大多都是朱朝先在老家泗州招募的。

都是些個吃不上飯的十七八歲黃毛小子,別看一個個都乾瘦乾瘦,餓的瘦骨嶙峋前胸貼後背的,實際上,只要讓他們好好地吃上幾頓飯,安穩的睡上一覺。

這群小子,就能化身成為最兇狠,最不知死亡可怕的猛獸!

而除了這些易於培養的少年之外,朱朝先另外還從淮河上招攬了幾十個行事果斷,做事有章法只劫富人不殺窮鬼的老匪。

幾年下來,這些個老匪也都宣誓聽從朱朝先的指揮,並且把家小送到了泗州朱家大宅,以示忠誠。

光有人還不行,朱朝先很清楚,現在已經不是古代了,不是陳勝吳廣斬木為兵的年代了。

西方,美國獨立戰爭正在醞釀,十三州的代表們紛紛不滿宗主國大不列顛強加在他們頭上嚴苛繁重的稅務。

飛梭已經出現了三十多年,歐洲地區的生產力大幅度提升,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質和量上的碾壓,並逐漸形成剪刀差,每時每刻都在吞噬著大量的資源。

《不列顛百科全書》即將出版,儘管同時期的《四庫全書》也正在編纂,但從對人類貢獻的角度來說,《四庫全書》實在沒法跟《不列顛百科全書》相提並論。

這一破壞摧毀了諸多古代文獻才整理出來的書籍,僅僅是在編纂時就飽受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