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段對片子的剖析,其實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不可能脫離電影技術來說。

無論是先前提到的電影攝影,還是場面排程,這些類別都統統歸屬於電影技術的層面。

說到這裡,相信也應該對電影技術有了一個簡單的理解。

雖然影評人到底該不該從電影技術層面分析電影一直以來似乎都多少有些爭議,

但在陳安隅眼裡,尤其作為專業的電影評論來說,如果完全背離電影技術層面去“分析”電影,完全就是在耍流氓。

批評者不是應該更具備技術意識,知道電影如何完成,如何呈現,才能更好去分析嗎。如果你的分析都是基於個人感受,全然忽視有理有據的分析,那隻能是擁有的門外漢了。

所以,陳安隅覺得如果只是想要感受電影,那就沉浸其中,輕鬆一些。但如果真的想要理解電影這門藝術,瞭解電影技術的知識一定是百利無一害的。

所以,陳安隅在這裡不只是對梁競,也是對有志向成為影評人的朋友們的建議是:

第一點,如果想寫有關於電影的東西,馬上提筆就寫。免費寫,而且不要管有沒有人讀。只要練了,就有效果。

第二點,看大量電影,各種型別的都要看,看完就要寫評論。

第三點,要特別注意奧斯卡獎期間的各種動態。

第四點,參與自己居住地區的電影社群。

當然,最關鍵的是找到一個你最喜歡的影評人,就是那些在對電影的看法上,和你觀點最接近的人,找出他們影評中你最中意的部分,然後嘗試在自己的寫作當中加入這些元素。

譬如帶著她的觀點,我結合我的建議簡單談一談如何系統地學習電影知識,從而更好地成為一名電影評論人。

首先大量閱片一定是最首要的條件,也是興趣培養的好時機。當你致力成為專業影評人,就意味著需要去接觸各種型別、各個國家的片子。其實龐大的閱片量是可以非常快提高獨到審美的,閱片量1000與閱片量3000的人一定不會是一個重量級的。

當然,不排除有領悟力超強的天才,但基於普通人的前提,大家還是紮紮實實看電影為先。閱片的累積可以引起質變。當你有一天想起土耳其電影突然發現自己腦袋一片空白,或者說起默片黑白電影你卻毫無儲備的時候,就趕緊去增加你的電影檔案庫吧。

陳安隅覺得,譬如電影要選擇去看,要看各種各樣的電影,要看偉大導演的電影,也要看偉大導演說曾經影響過他的電影,當然,適當看一些“爛”片,也能讓你對優劣好壞有更明確的體驗和態度!

再來你必須有很好的電影知識籌備。你需要意識到,意見並不能等於評論,也不能等於知識。任何一個普通的影迷都可以有自己意見,我喜歡還是不喜歡,好看還是不好看。但如果是一名專業的電影評論人,沒有電影史、電影學的概念,你其實很難把自己的想法轉換為可信服的概念去分析它。

所以在談到如何去系統學習電影的時候,陳安隅覺得主要分為了自學和課程兩個部分。

1.自學

像之前提到的,電影有那麼一點兒複雜,它畢竟是一種多重媒體。裡面包含了聲音、影像、劇作故事等多型別雜糅,可見你基本上要把很多藝術型別都整合在一起。

我們是否可以這麼拆解,如果你的構圖審美知識增加,那你的電影知識也會提升。如果你對劇作技巧信手拈來,那同樣也可以對應在你的電影知識裡。所以從理論上說,你似乎需要去掌握多種藝術形式,才能更好去掌握電影。如果你是抱著自學的心去更系統瞭解電影知識,那首先一定就是要翻開書本,真正成為電影的入門者。

當然,除了這些,其實只要能夠做到大量閱片+大量閱讀+大量練習,成為一名合格的影評人並不是一件難事!

總而言之,陳安隅在這裡可以說一句,當你看完《小時代》不會只知道開口大罵,而是能從視聽語言、劇作結構等電影理論進行分析,實打實以知識為武器對腦殘粉進行學術型反擊的時候;當你看完《頭號玩家》不會只知道說“很帥很炫”,而是對它的影視特效導演手法分析得頭頭是道的時候,說明你已經不再是一名只懂表達自己態度的門外漢了。

陳安隅顯然也沒想到的就是梁競學習吸收的挺快,至少是很快就總結了他想要的情況。

第一點多看。為什麼要多看,因為看的越多,接觸到的風格越多,型別越多,經典的作品越多,對“好”才能慢慢形成概念。

有些片子,你剛開始看可能會看不懂,或者覺得無聊,但是也要儘量看下去,看完之後,可以想想,為什麼自己覺得不好看,因為看不懂?因為不喜歡某個演員?因為覺得劇情節奏慢?還是因為什麼其他的,而不是妄下定論,或者人云亦云。

但是電影太多太多了,怎麼去多看,簡單的方法可以去按著評分高分去找片子,複雜一點的可以按著國家地區,風格型別,導演,演員,時間年份,等等,透過一定的維度去多看各種型別的優秀,電影,甚至是一些並不是公認的優秀電影。

然後第二點是多體會。讀萬卷書行走里路,是結合在一起的。一個高中生是很難看懂家國情懷的電影,一個都市生活的富家子弟,很難體會鄉村題材的疾苦,這是很正常的。

曾經因為類似這樣的問題,陳安隅是和一個朋友交流甚至爭論過,對方說他看的電影都太陰暗,陳安隅那時候是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影子,很多事情不是你看不到就不會發生,電影是幫助我瞭解世界的一個很好的渠道,尤其是紀錄片。

陳安隅個人其實就非常喜歡紀錄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