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大力提倡哪些產品,又該如何徵稅,這些都必須得有一個規劃。

大力發展商業的同時,反倒是對土地徵稅開始減免了。

其實,若徵商稅的話,是遠遠要比土地稅收徵的多的。

看過陳恪的摺子,老朱問道:“這個稅比之前少了些吧?”

老朱勤政,在這些方面記的很是清楚。

老朱詢問,陳恪如實回道:“是少了些,不過更為繁雜,名目上也細化了許多,將來海貿若能興起,會翻好幾倍,只需這一地,便可養活整個大明瞭。”

能夠依託海上貿易的城市,往往會更發達的。

“行吧,咱瞧瞧。”老朱道。

畢竟是要頒佈於天下的詔令,當然是要考慮好了,不能隨隨便便的就發行了。

緊接著,老朱又道:“這段時日控制了寶鈔司對寶鈔的印刷,你說的那個貶值倒還真控制住了。”

市場問題,只要仔細觀察,每天都會存在變化的。

既控制住了那就行,只有陳恪所做的這一切有效果,老朱才會更支援陳恪所做的這些事情。

“恭喜陛下。”陳恪眉開眼笑道。

話說是恭喜老朱,實則也是在恭喜自己。

之後,陳恪離開。

在陳恪剛一離開,老朱便招了朱標。

朱標雖常會頂撞老朱,但卻也是真正與老朱一條心的人。

所以,碰到些不確定的問題,老朱往往會率先與朱標商議。

朱標雖從小接受的是儒家教育,但並非迂腐之人,對海上貿易之事還是贊成的。

瞧了陳恪的摺子後,朱標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道:“鼓勵江南之地經商,那讀書之人勢必會減少,將來北方計程車子怕是要超越南方士子了。”

海上貿易能賺到錢,那些人勢必會把心思全都放在這上面。

哪還有心思再專心考科舉。

“另外,鼓勵商業,那些豪族富戶便會把所有的心思皆放於在此,反倒是不會在侵佔土地,那這些土地便會落於百姓之手,將來各朝所出現的土地兼併的問題不也就不會再出現了。”朱標道。

分析了一大通,朱標便道:“如此倒也並非壞事,倒也可嘗試一下。”

朱標這通話打消了老朱的懷疑。

老朱不再多言,當即便下了旨。

老朱這旨意一出,當即引來了不少人的反對。

這些人都覺著,朝廷鼓勵商業這一政策不僅會讓江南那些士子墮落,也會使得天下士子皆無心學習,反而皆都去痴迷於那些銅臭之中。

到時候,朝廷無仕可選,無官可派那還得了?

其實,這不過杞人憂天罷了。

到時候,朝廷怕是少不了要對此出臺政策的。

若無政策,怕是會出現那些商賈之家安排自家子弟進入仕途,從而為自家謀取利益之事。

但老朱旨意已下,便是已確定了態度,這可不是容易更改的。

那些士子弄得再兇,不過也是單方面的罷了獨角戲罷了。

朝廷官員自是不敢在老朱的手下炸刺,跳的最歡的也就只剩下那些儒生了。

這些人多是些還未考取功名的愣頭青,被一個兩個所謂的大儒,一攛掇,就是刀山火海也敢去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