毆打稅吏,賦稅若是實在太高,那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江南的賦稅雖高些,那也是基於其土地種出來的莊稼少。

當然,其原因也有這些地方曾是張士誠陳友諒治下,朝廷故意施以了重稅。

但即便是這樣,那也完全在百姓可承受範圍之內。

且這賦稅要比,當初他們在陳友諒張士誠治下要少的。

生活肯定是不會影響的,完全沒必要毆打稅吏,自尋死路。

“那就從被抓幾人身上尋找突破口,只要他們開口說出背後的指使之人,抓到了高家的弱點,事情再處理起來,那可就容易很多了。”湯和道。

這個觀點也在陳恪的認同範圍之內,湯和出言,陳恪並未反對。

湯和隨之,道:“我遣人去,他們有人專攻刑訊,抓過不少舌頭。”

戰場上抓舌頭打問敵軍的行動,也不知這舌頭的底細,除了動用酷刑,再無他法。

湯和這次開口後,卻是被陳恪給攔了下來。

如湯和所說,他手下的那些人是有刑訊的本事。

可這樣的刑訊是不適應用在那幾個毆打稅吏的百姓身上,他們毆打稅吏固然有錯,但刑訊過後,是要喪失民心的。

“等等,信國公,我看那些人不適合刑訊,當收買方為上上之策,那高家不願當糧長,又帶頭抗稅必然是有原因,應找出原因解決問題,讓他心甘情願的去交稅,刑訊弄出接過來,指明高家又該如何?”

這裡的問題還是民心的凝聚力,不能碰到所有的問題,都如湖州的吳張李三家一樣。

湯和明顯不同意,道:“能有何原因?無非不過就是想把本該給朝廷的剋扣下來,以來謀利。”

湯和出身同樣貧寒,自小也受了不少地主的氣,之後便把所有地主都一竿子打死。

義惠侯劉英的爹,不就是地主中的另類嗎?

給老朱那地兒,再不好,那也是白給的。

若在湯和看來,肯定是不會有地主這般接濟老朱的。

“信國公不能如此武斷啊,信國公打了這麼多年仗,難道在一場戰役開始前,不是以實際排兵,而是靠武斷決定的?”陳恪反問道。

湯和並非武斷之人,打仗雖不如徐達,卻也不差的。

之所以如此武斷猜想高家,還是因出身有關。

陳恪反問,湯和不再言語,道:“行,你去查。”

湯和雖答應,卻也並不看好。

看好不好的不重要,先答應了再說,一切都得看最後結果出來了才能下定論。

其實,高家是否牟利並不重要,現在關鍵的是要把支援高家的這些百姓剝離出來。

一旦高家沒有了支援,那不是想怎麼樣他,就能怎麼樣了嗎?

湯和答應後,道衍便深入桐鄉刺探起了情報。

想要讓這些百姓不再跟著高家,那就要看這些百姓為何要跟著高家,而不惜得罪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