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尋求合作(第1/4頁)
章節報錯
何達,曾為張士誠幕僚,在平江被攻破後,出了海。
之後,一批與他同病相憐,皆曾在張士誠麾下為官,亦或者是投奔於張士誠,一時半會暫未任職計程車子抱團取暖,推舉他做了大都督。
旨在反攻大明,給張士誠報仇。
可惜,十七年過去,當年意氣風發,激情滿懷的一群青壯,皆以年將半百,甚至不惑,再無當面反攻大明的激情。
何達一上來便自報了家門。
何達自報身份後,湯和隨之微微一笑,道:“何軍師大名如雷貫耳,早在當年與張士誠在平江之地開戰時就曾聽聞過,可惜平江陷落,只尋到了張士誠,卻不見何軍師,陛下還曾下旨多方尋找,可惜遍尋良久,始終不見蹤跡,最後只能作罷,原來何軍師是去了海外了啊?”
找是找過,但卻並非如湯和所言那般大費周章。
大明建國之初,要做的事情很多,可分不開身單獨去尋某一個人的。
只要他別出來興風作浪,弄出什麼事情來,跑也便跑了吧。
湯和出言,何達出言道:“過去之事,在下願聽發落,今日在下前來是有個事情想要與信國公江寧侯合作。”
何達既找上門來了,其用意已是極為明顯。
只要與湯和的意見一致,陳恪還是會顧忌湯和的臉面的。
因而大多數時候,是要由湯和先開口,湯和先做主的。
何達出言後,也是由湯和回道:“哦?是嗎?怎麼合作?說來聽聽。”
湯和開口後,何達緊接著才又道:“當年去往海外的那些人隨著年紀增大,回來的心思越來越迫切,十幾年過去,他們的高堂很多都已不在人世,孩子也長大,他們只想能與親人團聚,請信國公江寧侯能給他們這個機會。”
元末亂世,徭役嚴重,好多人隱匿戶籍的人很多。
且又不是老朱的地盤,到底有哪些人出海了,根本就無從查起。
所以,那些出海之人的家眷基本都不曾受過牽連。
何達開口,湯和與陳恪相視一眼,這才回道:“你這要求,我怕是做不了主,還需與陛下請旨。”
這可是真正的張士誠餘黨,陳可兒即便有老朱許以便宜行事的特旨,也在此事上做不了主的。
赦免與否,那還得是老朱來定的。
“這個是自然。”徐達很通情達理。
隨後,又道:“他們曾做過官的寥寥無幾,大部分皆是些一般士子。”
張士誠佔據江南之地,物產豐富,糧草充足,日子自是要比老朱那裡好一些的。
投奔過去計程車子肯定是不會少的。
其實,這些人大多與張士誠一樣沒什麼大志,只偏安已一時,把當下日子過好就成了。
但凡為博個功名的,就不會跟著張士誠了。
這樣的人雖說是張士誠的人,卻並未真正與大明交過戰,赦免了他們倒也不是不行。
不過,到底一般不一般的,那還得老朱覺著一般才行。
說著,徐達又道:“當然,為表誠意,我方願與朝廷官軍消滅掉那些負隅頑抗的冒充吳王之名之人和那些時不時上岸劫掠的倭寇。”
吳王便是張士誠。
倭寇那是消滅不盡的,現在倭國內亂,很多破產武士以及大名主不得不去接壤,且比他們富裕的大明尋求出路。
消滅了一批,還會有另一批。
除非從源頭上解決,讓倭國不會再有倭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