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和巡視海防,抽查沿海衛所的戰備情況,陳恪本是準備與湯和一塊的。

剛準備出發,海鹽縣等幾個沿海之地的百姓尋了過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近沿海,這些百姓世代自都是以捕魚為生的。

但因張士誠餘黨盤踞海外,為防止沿海百姓與之串聯勾結,已禁止了百姓出海。

不能出海,這些以捕魚為生的百姓,日子自是更為拮据。

現在,嚴貴趙根等人的大肆宣傳朝廷政令,說著朝廷的政策如何如何的好。

朝廷政策而再怎麼好先不說,可若連他們飯碗問題都解決不了的話,那再好的政策又有何用?

對這些百姓,陳恪很熱情的做了接待。

嚴貴趙根那裡勞心勞力的為朝廷做宣傳,陳恪他總歸不能連那些百姓的面兒都不見吧?

宣傳的再好,那都得以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巍峨基準。

陳恪不說未那些百姓解決飯碗問題了,若是連面都不見他們,那嚴貴趙根再多的宣傳不過都是白費功夫。

且說不準,還會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

陳安九這幾日跟隨嚴貴趙根深入各地宣傳,沿海幾地有百姓聽了車嚴貴趙根的宣傳依舊還不放心,想直接見陳恪一面,與陳恪敲定一下。

嚴貴趙根的的宣傳著實也頗為的籠統,只介紹了朝廷政策怎麼怎麼的好,朝廷如何如何迫切的想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並未具體說明,如何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因而,沿海各地有些百姓出言,想見陳恪一面,就這些問題好生諮詢一下他。

畢竟來說,陳恪全權負責恩著此事,是最有話語權的。

這些百姓表達了這個意思後,陳安九並未馬上答應。

畢竟這些百姓要見的乃是陳恪,陳安九也不能替陳恪做這個主。

陳安九在告知了陳恪百姓的訴求後,陳恪挑了個空閒時間,直接在海鹽縣衙門口見了這些百姓。

說白了,陳恪接見這些百姓的目的完全是為給他們解決問題的。

只要是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的,陳恪肯定是要為他們解決的。

縣衙門口,百姓嘰嘰喳喳的,所說述求都是他們何時才能出海之事。

世代捕魚為業,他們也只會捕魚。

若讓他們去種地,即便比捕魚掙的多,他們也不見得會願意。

“靜靜,靜靜...大夥兒聽我說...”陳恪扯著嗓子招呼道。

既是同一個述求,那陳恪直接為他們解答了就是。

“海外威脅力量肅清,出海捕魚之事自是會放開了,現在這種情況下,倭寇亦或者這張士誠餘黨這些人,即便你們不準備與他們牽扯,為他們提供便利,你們出海捕魚怕是也會不安全吧?”

這是事實,有些人不顧朝廷禁令,也曾偷偷出海捕過魚。

一旦出海,他們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