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恪冠之以真心,湯和還是能夠聽進去了。

當陳恪把接下來如何做的想法與湯和徹底交流了一番,湯和更為釋然了。

“你的意思是,海外貿易不僅可富裕百姓,還可給朝廷增加稅收?”湯和問道。

湯和雖為國公,但對一些商業性的問題,並不如陳恪後世穿越來的普通人強的。

畢竟,那個時候人是以小農經濟為主。

大地主,有幾百畝上千畝良田,再經營一些商業作為副業。

小老百姓,有自個兒的幾畝田,吃喝不愁就夠了。

沒一人,會把商業自家的主業,用錢來生錢的。

因而,對於從海外撈錢,更是極少有人會考慮的。

湯和出言,陳恪問道:“對,我們的陶瓷絲綢茶葉之類的,在海外很受歡迎,竟如此我們何不把這些東西銷往海外,從他們手裡賺錢呢?”

...

與湯和說了很多,把海外貿易的好處說明白之後,又談及瞭如何為之創造一份良好安定的條件。

而創造良好安定條件的初心就是把盤踞沿海張士誠餘黨,包括倭寇的力量全部肅清。

即便不能徹底肅清,也要讓大明沿海衛所能夠有隨時出擊的能力。

一旦發生情況,沿海那些衛所要第一時間出動。

不是以趕走為主,而是要發現一批解決一批。

次數多了,也就沒人敢再在大明沿海撒野了。

說明白之後,湯和反感不甚,倒是表態有用得著他的地方只管開口。

這次乃是真心。

湯和的軍事能力雖說不如徐達些,但總歸也是不弱的。

徹底解決沿海問題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完成的,將來說不準就有用得著湯和的地方了。

***

三日之後,高鴻信守承諾的直接尋到了陳恪。

“江寧侯,在下與族中幾個子弟商量妥了,在下曾去過張士誠餘黨那裡運送糧食,在下願攜幾個族中子弟親自深入虎穴,去裡面探查情報,若是可以的話。

把張士誠餘黨中的頭目騙來陸上,由江寧侯出面,把他拿下,他們本就是些烏合之眾,若沒有了頭,群龍無首,光靠著他們餓也很難成事的。”

他們那些人盤踞在海外,高季同那些迂腐之人,雖想著這些人有朝一日能夠重新反攻回來。

但他們那些人當中,怕是大部分人不敢有那個想法的。

這些人之所以盤踞在海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之前在張士誠手底下幹過,擔心回來會被老朱清算。

盤踞在海外,完全是出於無奈,只能盤踞在海外得過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