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把他們的頭目控制住,透過自己佔據優勢的方式來做談判,自己這方也能掌握一些主動權。

而且,高鴻若能深入進去,探查出一些有用的訊息,也能知曉接下來該如何行動。

像現在,陳恪他們唯一知曉的只是海外有張士誠的餘黨。

具體情況一概不知,就連稱呼都只能用張士誠餘黨來稱。

高鴻出言,陳恪笑呵呵問道:“你莫不是要去投奔?”

真不怪陳恪這般懷疑,要知道,高鴻所在的高家之前可是張士誠的鐵桿支持者。

就連高鴻也曾給張士誠餘黨送過資助。

陳恪開口,高鴻當即表忠心,表態道:“江寧侯,在下之心天地可鑑啊,是絕無有此種想法的。”

高鴻他即便有,陳恪也不怕。

之前,高季同還能為張士誠餘黨提供些支援呢,高鴻他到了那裡,即便是真的歸降了,也不能為之提供了支援的。

即使如此,陳恪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即便高鴻是想以此方法去張士誠餘黨那裡,去便去吧,反正對陳恪也沒什麼損失。

當然,他若真的是抱有此種想法,那將來拿下張士誠餘黨的時候,自是不會放過高鴻的。

高鴻表忠心,陳恪白擺擺手道:“希望不是,一切還得以事實說話,你若能協助拿下張士誠餘黨,你之功績朝廷自是不會忘記,或許以此謀得一官半職也不是問題。”

透過科舉入仕為官,可不見的比此容易。

若是能以此方式,謀得一官半職,倒也是個好事。

“多謝江寧侯,最多半月時間,在下一定能給江寧侯一個滿意答覆的。”高鴻道。

半月時間也不算太長,陳恪還是能夠等得起的。

高鴻離開,陳恪則直接率隊趕往了海鹽縣。

這裡靠近沿海,可與張士誠餘黨以及倭寇直接證明交鋒。

而且,高鴻若能把張士誠餘黨的頭目騙上來,直接可在此一步解決了,方便簡單。

最關鍵的是,透過嚴貴趙根等人的宣傳,大多數百姓開始認可朝廷政令了。

加之,陳恪處理了吳張李高三家,那些曾與張士誠餘黨因各種原因有所勾結的富戶豪族,也開始脫離與之交往了。

總的來講,江南之地開始往好的方向轉變了。

因此,陳恪也不用專攻一地去解決當地的問題,完全可脫身去解決張士誠餘黨以及倭寇的問題了。

因吳張李三家多次運送糧食在海鹽縣交易,海鹽知縣一次都沒能查明。

海鹽知縣自知自己有些失職,陳恪剛到海鹽縣,便與陳恪請罪。

陳恪自拿吳張李三家,自是把他們的線路也一併打擊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