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夠義氣的徐允恭(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時翻看著賬目,並未對之發表意見。
那小吏繼續喋喋不休地道:“尚書,寶鈔提舉司的寶鈔使的不是挺好的,基本可媲美於金銀了,江寧侯非說寶鈔多了會造成什麼通貨膨脹導致寶鈔貶值,從來就沒聽說過銀子多了會不好。”
這小吏喋喋不休的說著,把王時說的有些心煩意亂。
“你把你這意見與陛下去說,實在不行直接找陳恪說去。”
這小吏品級都沒有,說白了就是王時的一個小助理,哪有那資格。
“卑下不敢,卑下的意思是,江寧侯不會是找我們戶部的麻煩吧?”
小吏分析著,道:“江寧侯已搞下去了刑部,工部,兵部三部的尚書,是不是在像尚書開刀了?”
小吏此言出口,王時終於有了警覺。
總共才六部,兵刑工三部尚書的倒臺著實牽扯了陳恪的。
王時想了半晌,開口道:“我戶部也沒什麼把柄,這一萬兩挪對一下半個月籌集起來也不難,到底如何,等籌集起了再說吧。”
一切不過只是猜測,總不能因猜測便庸人自擾般地暗自煩惱。
***
戶部管著全國的錢糧,怎麼著都能挪對夠的。
但陳恪那裡就不同了,雖拿著三千兩的國債券,但如何配發比籌集那一萬兩還難。
徐允恭聽聞了朝中的一些風聲,當晚便尋到了陳恪。
“募捐銀兩和那什麼國債券我也聽聞了些,我擠兌了一下弄出了三千兩,不管是募捐還是買什麼國債券都行。”
買國債券還有回報,募捐可連個響動都聽不到了。
徐允恭把三千兩銀子平白無故拿出支援陳恪,這可不是一半情分能辦到的事情。
不管怎麼說,陳恪心中還真暖洋洋的。
不過,徐允恭夠意思,陳恪也不能專壓榨人家。
“國債券是藉著這次山西幾地的地震,讓人們認識一下,其目的是將來籌集軍費亦或者其他大的用錢專案上能更快,更好的籌集起來,另一方面也是把那民間那些閒置資金流通起來,這些資金的流通那是實現民富的第一步。”
這個專案已定下來了,與徐允恭介紹的時候,也不需介紹的那麼詳細。
一聽陳恪說,這個國債券用處這麼廣,徐允恭隨之道:“那我募捐。”
徐家雖是朝中數一數二的功勳之家,卻也並沒有多富裕。
若把這三千兩募捐了,很多產業怕是要應接不暇了。
說到這兒,倒是想起徐達了。
當初徐達在他開澡堂子的時候,可也一次性借給了他三千兩。
雖說是借的,還會還。
但那個澡堂子不確定的因素很多,完全是有可能賠本的。
一旦賠本,陳恪若實在還不起,那徐達也討要不出來。
如此說來,徐達同樣很夠意思。
對徐允恭的好意,陳恪笑了笑道:“不用了,京中商賈那麼多總能募捐起來了,魏國公父子三人戍守北地居功自至偉,哪能再讓你來拿這個錢。”
陳恪不收,徐允恭轉而道:“這哪能一樣,這樣,你既不收三千兩,那一千兩總收吧,這一千兩你拿著。”
一千兩也不是個小數目啊。
陳恪再次拒絕,道:“這樣吧,你先收著,等我募捐不起來,差多少你再幫忙補上。”
一萬兩是不是個小數目,但對於京中的商賈來講缺額並不算多,若真心籌集一下還是能夠拿出來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