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此事交給你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話說到此處,軍器所的嫌疑是很大的。
陳恪顧不上聽徐夢與那小吏的問答,只詢問了小吏軍器所那人的名字後,隨之便去了老朱那裡。
老朱只說讓他去兵部搞清此事,可沒說讓去工部。
不管怎麼說,工部好歹是六部衙門之一,想要在工部行便宜之事,還是得有老朱首肯的。
既然是找老朱說上一聲就能解決的問題,幹嘛要擅自行動給自己落別人口舌。
不過,此事的真相既然越來越近,那就有必要快刀斬亂麻把此事弄明白才是。
因而,陳恪沒有絲毫耽擱,當即匆匆趕至了東暖閣。
東暖閣中,陳恪剛把當前的審訊結果告知老朱,老朱卻不慌不忙給他遞上了一份奏摺。
“陛下,此事挺著急的,若真是於此時出的問題,已查到兵部頭上,工部那裡怕是會有所行動了。”
其實不等兵部暴露,工部那裡怕是已把罪證毀滅了。
畢竟,這事兒兵仗局和兵部是直接責任人,很容易就可查到兵部頭上。
既查到了兵部頭上,那工部自是也逃脫不掉的。
既如此,工部可不得把證據提前毀滅了嗎?
只是希望,兵部運送火器小吏所言那人還在。
只要人還在,不管多多少少,還是能從其口中尋到些突破口的。
老朱也沒應陳恪所言,只道:“你先看過再說。”
老朱執意要讓看,陳恪只能接了過來。
摺子是朱棣和徐達聯名寫來的,內容很簡單。
他們已對衛所中進行了嚴查,完全不存在什麼北元韃子細作的問題,究其原因乃是負責接收火器的老吏好口酒,而當時在兵部送來火器時,恰好有人送給了那老吏一罈上好的佳釀,那老吏有些喝高,也沒開箱檢查,便直接接收了。
而送老吏佳釀那人,乃是衛所的一個馬伕。
這馬伕的姐夫乃是工部軍器所的所使。
根據那馬伕所言,平日他就常到老吏那裡避寒,與那老吏關係匪淺。
那日,他姐夫送了罈好酒給他,他也沒多想,便直接拿去與那老吏共飲。
怎料,偏巧兵部這個時候運送火器過來。
那老吏醉洶洶的也沒仔細檢查,便直接做了簽收。
之後,正趕上範深湯醴所部來領火器,那老吏醉醉洶洶的,直接把火器給了他二人。
當時他二人接了命令,要去阻止北元韃靼的對百姓財貨的掠奪,因而也沒仔細辯駁火器便道帶著出發了。
其實,這批假的可粒火藥足可以以假亂真,不仔細辯駁根本就很難知曉其真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