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上了堤壩的知縣(第2/2頁)
章節報錯
呃...
陳恪有些無奈,朱雄英則道:“聶知縣,要不陪我去瞧瞧堤壩吧?”
那地兒危險係數還是有的,萬一突然決堤,亦或者不小心掉入堤壩下,那可是要了老命。
不過,朱雄英既然是出來私訪的,不親自去看看還怎麼達到私訪的目的。
聶辛倒也沒拒絕,起身道:“我正好要去檢視,你們與我一塊吧,只是那裡不比此處,安全方面你肯還得是自己注意著。”
上堤壩是他們提出來的,安全方面他們當然也是早已考慮過了。
堤壩旁邊,遠比其他地方泥濘,人走在上面便陷進去,需用力往出拔腿才能走出。
這些大風大浪的,陳恪兩世都見過,倒也能輕鬆接受。
可朱雄英好歹也是皇子龍孫,第一次走這地兒雖有些艱難,但卻並無絲毫抱怨。
說實話,陳恪對朱雄英的感官真是越來越好。
當皇帝的若能做成如此,那還愁不能體恤百姓嗎?
朱雄英走的吃力,多花了會兒功夫,才終於到了堤壩處。
幾個青壯就趴在堤壩上,眼睛一眨不眨瞅著堤壩的警戒水位。
聶辛走過,問道:“怎樣?沒漲吧?”
一青壯回道:“沒有。”
聶辛在其肩膀上拍了拍,道:“時間到了便換其他人上來。”
留人在此看著,一旦警戒水位上漲,亦或者是有決堤處,所有人立即出動,立刻加固堤壩。
所以說,即便堤壩現行安全也必須留大量人手守著才行。
聶辛介紹道:“決堤處就是這裡,已加固完成了。”
朱雄英拉扯了一下加固完成的堤壩,確定後了牢固程度,應道:“是挺牢固的。”
檢查過堤壩,朱雄英和陳恪已是滿身泥濘了。
兩人也沒來得及清洗,便離開了原武縣。
老朱家的人怕是都是工作狂人,剛從原武縣離開,也不說歇歇,便又要馬不停蹄去下一地。
朱雄英非要去,陳恪也只能跟著。
花費了將近半月時間,不僅走遍了受災的幾縣,就連其他沒被波及的幾縣也都走了一遍。
幾地情況比原武的好一些,但損毀程度也都不輕。
見了幾地的風土人情,朱雄英有了不一樣的感觸。
總不至於再詢問陳恪,各地百姓是否皆都可像京師百姓那般安居樂業的問題了。
“殿下,幾縣都已走過了,我們也該啟程回去了?”
朱雄英在外面一日,陳恪就得負責他的安全一日。
“去五叔那裡坐坐,明日便啟程。”朱雄英道。
朱雄英要說去朱橚那裡那便去,朱雄英若說不去,那他肯定不會主動要求的。
怎麼說,朱橚都是藩王,還是少些聯絡的好。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