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芷芊吐出西瓜籽兒,抓在手裡,道:“皇祖父,此物種於地下是不就可長出西瓜來?”

老朱應答,朱芷芊又道:“那芷芊回去便尋塊地兒,把這此物埋下,等些時日就可有西瓜吃了。”

點瓜種豆也是孩子的一部分興趣愛好。

“你可知怎麼種,就要種了。”朱允熥鄙夷著潑來了盆冷水。

朱芷芊自是不甘示弱,回道:“還能怎麼種,不就刨個坑,埋進土裡就行了嗎?”

說的簡單,若如此輕鬆就能種出糧食,豈還有餓殍?

“埋進土裡就能成?不澆水能活嗎?”朱允熥辯駁。

“那每日給它澆水不就成了,你少看不起人,我一定能種出來的。”朱芷芊回答。

朱芷芊已是八九歲的年紀,這年齡若擱在農家,早就得下地幹活了。

可與朱允熥的辯駁卻處處透著稚嫩,顯得好像沒見過世面似的。

不知是完全因不接觸,可不是因年紀所致,不管多大年紀,跟著長輩幹上一年什麼都知道了。

兩人辯駁的面紅耳赤,老朱則開口問道:“雄英,你可知這西瓜是如何種出來的?”

朱雄英是大明王朝將來的接班人,若想做一個好皇帝,必須得先知農時。

若連農時都不知,豈不是要弄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話來?

“應該先撒籽,之後便需適澆些水吧?”朱雄英回道。

應當顯示了朱雄英對自己回答的不確定性。

朱雄英的這個回答著實不能令老朱滿意,撒籽說的雖有些不準確但好歹並無問題,可撒籽侯便澆水就有大問題了。

澆水是在乾涸時才做的,而且也絕不是在剛撒籽之後就做。

剛放下種子就澆水會導致泥土凝結變硬,使種子難以從堅硬的泥土中爬出。

“那你可知何時是最適宜的種植季節嗎?”老朱又問。

對老朱接連出口的問題,朱雄英鄭重了許多,認真回道:“現在已是成熟的時候,肯定不會是在現在,往前推應當是在三月左右吧。”

回答的雖差不多,但卻非實質知曉,不過只是分析得知的。

“可知麥子,水稻的種植時間?”老朱問道。

對此已無條件能夠分析,朱雄英只道:“孫兒不知。”

農書之類的書籍並不是沒有,只是朱雄英的年齡身份擺在那裡,那些授課的文人可不會允許他接觸這類書籍的。

朱雄英誠實的回答,老朱不再多言。

朱雄英出生時,天下已經定鼎,自小養在深宮,不知農時,不辨五穀也在情理當中。

老朱不再多言,朱雄英則道:“皇祖父,孫兒還不曾讀過農書,回去後孫兒便仔細研讀。”

只讀書不過紙上談兵罷了,見了麥子能認識?還是見了水稻能認識?

不知農時,不辨五穀,也就不知耕者之難。

不知耕者之難,又如何能做一個體恤百姓的好皇帝。

“書讀再多,不如多看多見,明日課業之餘,你便去宮外看看市井百姓的生活,聽聽他們的所思所想,微服出去,如此才可瞭解到真實的東西。”

“皇祖父...”

朱雄英還未答應,朱芷芊和朱允熥便雙雙喊了一聲。

老朱臉色微微鬆動,抬手道:“你們兩個也一塊。”

籠中待久了,總是會嚮往外面的生活。

老朱答應,朱芷芊和朱允熥異常興奮,就連西瓜都多吃了好幾牙。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