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深處,屈雨時並不願意“點映”。

道理,屈雨時全部都懂,但即使說得再好聽,選擇點映就是一種退讓一種低頭,承認自己無法正面對決的退縮;按照他的性格,他還是想要和“老闆超速”硬碰硬,決一死戰,哪怕是輸也要轟轟烈烈。

可是,屈雨時也知道發行電影不是兒戲,意氣用事是愚蠢而魯莽的,明擺著流光影業就把他們架在火上烤,然後他們還傻乎乎地撞上去,這不是熱血、而是犯傻——而他早就已經過了中二的年齡了。

所以,屈雨時還是給出了“點映”的方案,只是內心深處依舊憋屈得不行。

一直到今天。

屈雨時才知道,原來點映不見得就是避其鋒芒,還可以是開闢全新戰場。

如果陸潛的策略能夠成功,那麼藍鯨影業就能夠為“突襲”開啟另外一個局面,完全不需要和“老闆超速”在同一個層面競爭,而是上升到復古動作電影型別的高度,為整個行業帶來一縷清風,整個格局就已經截然不同了。

最最重要的是,如此一來,流光影業的“捧殺”也就能夠消弭於無形,然而進一步引發觀眾對“突襲”的期待。

當然,如此策略也不是沒有風險的,因為“突襲”可能就要扛起型別電影的復興大旗,期待值同樣會節節攀升,一旦電影成品質量低於預期,也同樣會承受反作用力哦的負面影響。

“難怪復古動作電影已經消亡。”

“就這質量?”

“吹牛皮也要掂掂自己的斤兩。”

諸如此類等等。

但整體而言,因為復古動作電影已經沉寂太久太久,觀眾難免會更加包容,期待值應該會調整到六十分,只要“能看”、只要“及格”,他們就願意送上掌聲,然後期待著“突襲”能夠成為型別電影復興的開端。

對於“突襲”來說,這樣的壓力本來就是電影應該承擔的重量。

屈雨時真心實意地發出讚歎,嘖嘖稱奇地傳遞出情緒的洶湧,對陸潛的奇思妙想表達強烈的敬佩,全然忘記了平時談起陸潛總是敬而遠之的態度。

修仲均能夠感受到會議室裡汩汩沸騰的聲響,但他在短暫的驚歎過後,思緒又進一步延伸了出去。

“導演,也許我們能夠好好利用這次回顧展,找回和院線談判的主動權。”

“嗯?你打算怎麼做?”

“故技重施。”

修仲均給出了一個又簡單卻又意外的答案。

就在短短半年前,“解除好友”就曾經經歷過這樣的情況,以穹頂影院為起點,超脫影院進行小範圍放映,然後因為驚人的票房數字而吸引到其他大型院線的關心,進而在全球範圍內全面公映。

現在“突襲”也可以如此。

在修仲均看來,他們可以和超脫影院展開合作,在全球範圍內展開整個復古動作電影回顧展的活動,回顧電影清單全部由陸潛挑選,然後雙方尋找每個城市最適合的電影院,一步一步地展開宣傳。

正好,回顧展的概念和設定也能夠完美契合超脫影院的形象,而且由農晨傑牽線搭橋,雙方合作的誠意也足夠,哪怕需要超脫影院犧牲一些放映新電影的時段,但每座城市只是選擇一到兩間電影院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至於其他院線,他們晾著藍鯨影業,同樣藍鯨影業也晾著他們。

等到回顧展全面鋪陳,然後“突襲”上映,票房取得優秀成績之後,供求關係的平衡就會被再次打破。

而且,如果“解除好友”和“突襲”兩部電影的票房相繼大爆特爆的話,藍鯨影業在談判之中也能夠佔據更多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