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的最後,“光影世界”引用了一段採訪作為結束。

“光影世界”,“導演,你現在擁有數不勝數的影迷,大家都迫切地希望能夠透過社交網路平臺和你直接溝通聯絡,但為什麼你始終那樣任何回應呢?”

陸潛,“我想說的事情已經全部記錄在電影裡了,如果觀眾對我眼中的世界感興趣,可以透過大熒幕瞭解;而在生活裡,我更加傾向於保持安靜,否則我的腦袋很快就會被掏空了,我可不希望下一部作品就被冠上’江郎才盡’的名頭。”

“光影世界”,“所以,導演,你沒有任何官方社交網路賬號。”

陸潛,“是的,沒有。”

陸潛,依舊在保持著“沉默”。

透過“光影世界”的這篇專題,整個機場事件、新聞釋出會事件全部都得到整理,而且陸潛面對媒體的許多反應和姿態也全部都能夠得到解釋;最重要的是,此次事件也已經脫離普通八卦的層面,上升到全新層面:

娛樂至死,是否正在毀掉人們的生活?

事情發展到這裡,就已經不僅僅是“陸潛VS陶染”或者“陸潛VS媒體”的簡單二次元對立了,更多是整個產業發展的內部矛盾暴露出來,迫使專業媒體們不得不深入挖掘,暫時撇開個人,深入本質展開分析。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如果此時此刻依舊抓住“陸潛VS陶染”或者“陸潛VS媒體”的事情喋喋不休,那就顯得太低階太無趣,沒有人會給予關注——

當然,網友們依舊不會閉嘴,他們總是有著數不勝數的情緒需要宣洩。

但是,那些評論截圖卻能夠讓一大部分網友稍稍安靜一些,因為只要不是笨蛋就能夠意識到自己正在被打臉。

這,才是真正高明的地方。

不久前,這還是一個人人八卦的事情;然而現在卻因為陸潛的勇敢和大膽,整個行業都開始嚴肅討論起來,“光影世界”在整個過程裡扮演了重要角色。

今年蔚海電影節開幕式影片“沙漠王妃”的女主角、金冊獎影后和安橋電影節影后得主柴少妍,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表示。

“顯然我們每個人都正在與這種文化風潮做抗爭,陸潛導演做出了一個非常大膽也非常勇敢的舉動,他將鏡頭對準了那些陷入娛樂至死而無法自拔的人們。”

另外,年輕導演蘭晨也同樣做出了回應。

這位導演就是陸潛之前入圍蔚海電影節最年輕紀錄的保持者,今年二十五歲,兩年前二十三歲的時候以自己第三部作品首次入圍蔚海的主競賽單元,去年九月又入圍藍夏電影節主競賽,今年再次迴歸蔚海的主競賽單元。

毫無疑問,他就是當今年輕藝術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才華橫溢也肆意張揚。

“當凝視者成為被凝視者,當被凝視者成為凝視者,陸潛導演的行動喚醒了我們,是時候我們發起反抗了。”

“沒有人應該拒絕媒體,但所有人都應該拒絕娛樂至死。”

蘭晨的發言就顯得直接犀利了許多,引發了他和記者之間的一陣唇槍舌劍,但這次沒有掀起太多波瀾,因為整個蔚海電影節都在討論相關問題。

“人人都在討論陸潛”,這就是最寫實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