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陸潛總是保持沉默?”

“光影世界”專題報道發表的時候,剎那間就在社交網路平臺引發一片吐槽和奚落——

“沉默?如果陸潛沉默的話,全世界都是啞巴了。”

“你們是不是對沉默有什麼誤解?”

“就算想要舔陸潛的屁股也沒有必要歪曲事實吧,你們真應該看看陸潛的新聞釋出會。”

“這是機器人寫的文章吧?”

“聘請水軍好歹也專業一點,睜眼說瞎話也要有個度才行。”

“哈哈哈,沒有想到‘光影世界’也有翻車的一天。”

幸災樂禍的網友們紛紛開啟群嘲技能,但顯然,他們都沒有閱讀文章,只是閱讀了標題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抖機靈,等其他網友們真正閱讀了文章之後,這些抖機靈的高贊評論頓時就成為現實的最大諷刺。

“光影世界”的切入口非常有趣,他們從“時間管理大師”事件開始,到去年年末譚蕭又再次舊事重提,然後到昨天機場事件,最後落腳於今天上午引發轟動反應的新聞釋出會,呈現出陸潛的一系列動作:

其實,在事件發生之後,陸潛的第一反應都是沉默,擺出一副“清者自清”的姿態迴避新聞熱點的風潮。

沉默,指的就是這個。

那麼,陸潛為什麼習慣性地保持沉默呢?

從客觀角度分析,沉默是消極抵抗的行為,同時也是迴避鋒芒的行為,又或者是用沉默來“扮演”受害者的行為,種種可能性在娛樂至死的年代都是值得懷疑的,不管是否承認,看看現在陸潛風生水起的事業就能夠知道,那些負面新聞沒有造成影響,反而成為推動陸潛成功的動力。

難道,一切都是炒作的陰謀?

一直到今天上午的新聞釋出會,被記者激怒之後展現出強硬反擊姿態的陸潛終於首次真正打破了沉默,用手機鏡頭拍攝記者的行為藝術展現出自己對娛樂至死的一種反抗——

從頭到尾,陸潛都拒絕任何形式的炒作新聞。

正如陸潛自我介紹所說,他就是一名導演,僅此而已,沒有更多也沒有更少,他只是希望能夠拍攝出好看的作品,透過大銀幕和觀眾完成交流,至於場外的花邊新聞,從來都不是他關心和在乎的重點。

沉默,是拒絕與之為伍,也是一種反抗。

但每次事件的最後,陸潛都被迫打破沉默,仔細看看他每次正面回應的發聲:

時針直播、家門口的簡陋新聞釋出會、蔚海電影節的新聞釋出會。

陸潛的態度是保持一致的,澄清事實、拒絕延伸。譚蕭也好、陶染也罷,陸潛的那些冷嘲熱諷與其說是針對他們,不如說是針對整個娛樂至死的環境和局面,對於炒作新聞的深惡痛絕和發自靈魂深處的抗拒。

就好像陸潛在今天新聞釋出會上所做的一樣,他舉起攝像機鏡頭,如同一面鏡子般折射出媒體的猙獰和扭曲,並且用自己的影像記錄下來,讓每個人看清楚自己此時此刻的表情——

同樣,“光影世界”這篇文章底下的高贊熱評,也是如此。

網友們將這些“還沒有來得及閱讀僅僅透過標題就賣弄幽默”的評論截圖下來,進一步成為整篇文章的延伸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