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通電話就讓紀敘和藍鯨影業馬不停蹄地高速忙碌起來之後,那麼陸潛呢?

汩汩。

汩汩。

陸潛的大腦正在高速運轉,掏出自己隨身攜帶的平板電腦就開始敲打起來,忙碌的指尖正在翩翩起舞。

所以,陸潛正在撰寫劇本嗎?

“人類清除計劃”,還是“突襲2”?亦或者是“疾速追殺”?

全部都不是!

如果此時有人閱讀平板電腦螢幕上的第一行字,一定會滿頭問號,“遊客”?這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專案?

陸潛正在撰寫的劇本,是自己準備拍攝的電影專案,靈感如泉湧——

從“解除好友”到“突襲”,包括剛剛和江浩文討論的“人類清除計劃”,儘管型別不同,但貫穿始終都存在著一個相同元素,驚悚。

“解除好友”是來自未知,“突襲”是來自威脅,“人類清除計劃”則是來自恐懼,源自於不同情感的驚悚為電影注入一種清冷的基調,繼而讓透過血漿的崩裂、死亡的衝擊讓腎上腺素爆發出來,製造出難以忘懷的大銀幕觀影體驗。

非本意地,陸潛的導演職業生涯就這樣邁開了腳步。

陸潛想要嘗試其他風格型別嗎?

當然。

喜劇,愛情,科幻,冒險,劇情……等等等等,不同型別的電影總是擁有不同的色彩,陸潛也想要試探看看自己能夠呈現出什麼模樣的作品,也許他也會拍攝出一部撲街的爛片,但也許他也會在自己導演生涯的道理上探索出更多可能。

但現在,陸潛對驚悚電影確實產生了更多興趣——

特別是拍攝“突襲”的過程,陸潛對於那些呈現在外面的氛圍營造有著全新體驗,他也忍不住開始思考,如果放棄直白的呈現,又應該如何展現心理層面的驚悚?

不是“潛伏”、“招魂”、“小島驚魂”那樣的恐怖型別驚悚,而是“殺戮”、“飢餓”、“龍蝦”那樣非恐怖型別的心理探索。

簡單來說,不要人格分裂、多重人格、血腥殺戮等等強大力量的介入,純粹展示人類自身心理層面的掙扎和衝突,這就已經非常有趣了。

此前,陸潛和紀敘、蘇子一、白誠他們閒聊的時候就提起自己的想法,他們都紛紛認為陸潛非常適合拍攝此類冷色調的電影,透過光影和排程來製造無形的壓迫感,也許能夠賦予電影不同的生命力。

然後,白誠無心的一句話卻激發出他們的靈感風暴。

“阿潛,好好拍,也許我們可以去電影節走走紅地毯。”

本來只是一句玩笑話,卻讓紀敘和蘇子一異常激動。

客觀來說,一家電影公司如何在業內站穩腳跟?

答案是,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