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可以看得出來,主創團隊都沒有預料到“疾速追殺”能夠取得如此轟動的成功,所以整個設定都顯得有些倉促,“洲際酒店”的概念在系列第二部、第三部裡慢慢顯露出來,但破綻不少,有種越說越心虛之感。

切換到這個時空裡,由陸潛來開啟專案,情況自然不同。

洪家班無疑是陸潛的最大底氣,他們可以真正打造出一場真刀真槍的復古動作電影盛宴;然後在系列後續裡完善“洲際酒店”的概念,展現出一個神秘而精彩的地下世界,呈現出十八般武藝的不同打鬥。

陸潛相信管舟和洪家班能夠為“疾速追殺”專案注入與眾不同的活力。

當初,大門影業憑藉驚悚/恐怖電影起家,其中一大優勢就在於,製作成本是相對可控的,對於缺少資金成本的小公司來說,這非常重要。

現在,藍鯨影業希望以動作電影開啟局面,也同樣擁有這樣的優勢,無論是“人類清除計劃”,還是“疾速追殺”,這都是製作成本可以控制在一千萬以下的作品——根據不同導演的能力與偏好可能還會有些浮動偏差。

但如果藍鯨影業能夠和大門影業合作開發兩個系列,風險就可以進一步降低,而且確保藍鯨影業能夠短時間之內就陸陸續續開展多個專案,讓公司真正運轉起來,這是一次雙贏的合作。

陸潛相信紀敘和修仲均應該能夠完成任務。

不過,有一個問題——

陸潛,沒有分身。

作為導演,陸潛沒有辦法如同永動機一般持續不斷地輸出創作;同樣,作為編劇,陸潛也沒有辦法完成如此龐大的創作工作。

千萬不要以為創作劇本是非常簡單的時候,在成熟的電影產業裡,劇本創作可以細分為三個部分:

框架創作,人物創作,臺詞創作。

三個部分互相獨立又互相配合,有時候分別由三個編劇單獨完成,有時候則由一位編劇全權包攬。

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三個部分都不容易,創作一個劇本,三個月到一年都是正常的,甚至於可能需要更久。

陸潛可以完成框架創作,但人物創作和臺詞創作的瑣碎工作卻需要有人完成,否則“人類清除計劃”系列、“突襲2”、“疾速追殺”系列,專案著實太多,即使陸潛化身成為蜘蛛,恐怕也無法完成這麼多工作。

更何況,這些都不是陸潛作為導演想要拍攝的作品。

所以,陸潛需要合作編劇,由他們來完成工作。

但優秀的編劇又豈是那麼容易找的呢?

也正是因為如此,紀敘需要忙碌起來,一邊和大門影業展開談判,一邊藍鯨影業也需要自己籌備。

而且,千萬不要忘記了,如果陸潛不執掌導筒的話,誰來?

“解除好友”和“突襲”的成功,陸潛都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說沒有陸潛就沒有現在的局面,但現在導演位置卻需要尋覓接班人,這對藍鯨影業來說是開啟局面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可以預見,紀敘和修仲均接下來會非常忙碌,而且每件事都不容有失。

所以,紀敘剛剛結束通話電話,馬不停蹄就起床洗漱,立刻就忙碌了起來。

那麼,陸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