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綜評八十九分,以毫無懸念的姿態登頂“十年最佳”寶座,而美味佳餚之上的讚譽狂潮更是不遑多讓。

在超過四百家媒體評分的情況下,“突襲”的美味度仍然是100%。

什麼意思呢?

暫且不說具體評分,評分可高可低,但大眾媒體全部都認可了一件事,那就是這部作品是值得肯定的佳作,就和媒體綜評裡“好評、中評、差評”的系統是一樣的,可能具體評分是好評或者是中評,但可以肯定是零差評。

100%美味度就是這個意思,繼媒體綜評之後,美味佳餚也依舊延續了零差評的強勢。

那麼,具體評分呢?

九十三分。

超過四百家大眾媒體給出的綜合評分暫時落腳於九十三分,伴隨著參與打分的媒體繼續增多還可能出現波動,但首輪評論的結果就是如此,比媒體綜評還要更進一步,成為今年冬季檔以來第一部九十分以上的佳作。

這依舊不全部。

美味佳餚普通註冊使用者投票的流行度指數也已經達到95%,方方面面地證明著“突襲”的期待值正在節節攀升。

難怪范蠡粉絲們剎那間就被焦慮吞噬淹沒,沒有比較就沒有傷痕,正是因為“突襲”的首輪口碑著實太出色,以至於“老闆超速”變得衣衫襤褸、落魄潦倒起來,似乎方方面面都落於下風,而且正在分崩離析。

他們需要一個遷怒物件,而流光影業的未雨綢繆和推波助瀾則順理成章地讓“突襲”出現在了粉絲的眼前。

然而,“突襲”劇組的宣傳……卻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沒有大肆宣傳口碑出色,沒有轟轟烈烈地鼓吹“十年最佳“,反而是持續釋出首映式光影長廊的後記——

詳細地闡述每一部電影被挑選的原因以及曾經在記憶裡扮演的角色,以導演陸潛為核心,包括昆大彬、管舟、洪元和、蘇長亭在內,另外還邀請了其他業內導演和演員分享自己的故事,最重要的還有首映式當晚觀眾的訪談和留言。

一點一點地,述說著電影和自己的故事。

然後,“我的動作電影童年回憶”話題就再次喧鬧起來,在話題出現五週之後,甚至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能量,在短短二十四小時之內,肉眼可見的一路攀升,最終成功殺入熱搜榜的前十名,其中最高來到了第四名,但持續時間不長,很快就回落到前十名邊緣徘徊。

所以,這又是怎麼回事?這是什麼新穎的宣傳方式?

曲線救國嗎?

誰想出來的點子?特別是在復古動作電影回顧展製造出來的熱浪之後,由更進一步!

此時此刻,流光影業和雲翔娛樂才終於意識到,所謂的回顧展醉翁之意不在酒,但他們一步錯步步錯,此時已經錯過了壓制和扼殺的可能,唯一的辦法就是引流——

放任話題熱度繼續上升,但他們悄無聲息地將流量引導向“老闆超速”,也許還能夠來一出偷天換日,反正“老闆超速”也同樣是動作電影,話題標籤裡又沒有規定必須是哪部動作電影,不是嗎?

嘻嘻。

藍鯨影業果然經驗太少,想要回避鋒芒結果卻留下了這麼大的一個漏洞。

於是,他們也跟著一起幫助推波助瀾,讓話題標籤更加熱鬧更加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