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醉翁之意(第1/2頁)
章節報錯
避其鋒芒,曲線救國。
這是屈雨時從陸潛身上學習到的智慧,不是每次都需要正面對抗,也不是每次正面對抗都能夠取得成效,“是進是退”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巧妙運用策略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畢竟,笑到最後的,才笑得最甜。
那麼,屈雨時曲線救國的策略,能夠奏效嗎?
會議室裡又再次窸窸窣窣地議論起來,然後腦海裡各式各樣的想法就開始持續井噴,顯然屈雨時的方案已經得到一致認可,跳過議論階段直接進入執行階段——
顯然,他們認可了屈雨時的想法,現在就需要在屈雨時想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尋找最佳的執行方案。
這廂,藍鯨影業和流光影業的宣傳戰暗潮洶湧。
那廂,“老闆超速”和“突襲”的口碑戰轟轟烈烈。
正如屈雨時所料,其實根本不需要藍鯨影業推波助瀾,現在關注兩部電影口碑之爭的熱浪就已經非常洶湧。
伴隨著週三全面公映,“老闆超速”的口碑也已經全部放出。
正如預期,繼媒體綜評和美味佳餚之後,口碑進一步淪陷,青竹以5.3開分,但如此分數依舊引發巨大爭議。
在普通觀眾看來,粉絲們刷分嚴重影響評分,分數應該低於四分才對,居然沒有可能現在這麼“高”。
但在范蠡粉絲看來,如此分數嚴重不公平,肯定有人惡意打低分,影響電影票房影響范蠡職業生涯。
反正,誰都對分數不滿意。
不過,影院評分也很快出爐,76分。
及格,還是及格了,甚至還高於七十分呢!遠遠、遠遠地超過媒體綜評呢!但如此分數,值得宣傳嗎?
影院評分是所有評價系統裡最符合市場口味的,往往對藝術電影消化不良,更加青睞於商業爆米花,觀看電影也就是一種消遣娛樂手段,對商業電影來說,低於九十分就意味著市場爆發的可能性趨近於零,低於八十分也就是回收成本困難了。
在當前市場裡,影院評分總是清一色八十分以上,九十五分以上都屢見不鮮,但現在呢?
有點尷尬。
七十六分,宣傳是可以宣傳的,但恐怕付之於口都有些羞愧,又有誰願意說,“嘿,來看一部七十六分的電影,怎麼樣?馬上就要逼近八十分了哦。”
這確定不是自取其辱嗎?
范蠡粉絲們不依不饒,甚至發起了抗議行動,認為有人惡意刷分,故意拉低電影的評分,對影院評分也提出了義正嚴辭的抗議,但到底是誰在惡意刷分,恐怕就是另外一筆算不清的賬了。
儘管如此,“老闆超速”週三首映當天的票房收入還是不錯的,雖然是工作日,但單日票房依舊邁過兩千萬門檻,在負面口碑和上映時間的雙重影響下依舊拿出不俗的資料,這也讓人們對週末票房懷抱很多期待。
當然,也正是因為如此,范蠡粉絲才越發生氣——如果口碑沒有那麼糟糕的話,票房是不是還可以更出色呢?
都是“突襲”的錯。
不需要多做什麼,同期上映的“突襲”自然而然就將仇恨值拉滿。
特別是當“突襲”首映式結束之後口碑出爐的時候,某群狂熱粉絲幾乎就要炸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