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離開的女人’還沒有上映,還有一段時間嘛。”

“我們都是合法生意人,簽署了合同就已經履行合同義務,我們才不是那種背後捅刀子的小人呢。”

“我們不能因為藍鯨影業就傷害自己和雄獅影業合作多年的交情,不是嗎?我和顧清垣是朋友的。”

“一切按照合同來,白紙黑字,我就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其他事情,可以等等,等等也沒事的。”

吧啦吧啦。

根本不需要多說什麼,一個兩個義正嚴辭康慨激昂,爭先恐後地表明自己的清白,與陰謀劃清界限。

商人逐利,有時候是壞事,但有時候也是一件好事。

也許,有人會納悶,院線聯盟怎麼可能如此愚蠢,為了一點點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放棄自己的全盤規劃?

怎麼可能!

其實,沒有那麼複雜。

歸根結底,院線聯盟並沒有將流媒體放在眼裡,儘管感受到威脅,但他們並不相信回聲能夠顛覆行業格局;同時,院線聯盟依舊相信自己的同盟,其他電影公司不可能站在藍鯨影業那邊,事情依舊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這份自信,也可以說是“自大”,導致他們的危機發條始終沒有上緊,想當然地認為,他們需要制裁藍鯨影業卻也沒有必要著急在這一時半會,即使錯過“死侍”,後面還有數不勝數的機會,真的沒有必要那麼著急。

從本質來說,院線聯盟和寧冶、顧清垣等人、其他電影公司的位置都是一樣的,他們都在霧裡看花,試圖判斷流媒體的位置以及未來,但刻板印象所帶來的偏見與狹隘,也就註定了他們沒有看到真相。

看看各大電影公司就知道了,入宅已經崛起超過兩年,回聲也已經問世半年,但他們依舊沒有任何動作,根本就沒有把流媒體當作一個威脅來看待,如果不是回聲石破天驚地丟擲重磅,蘭川估計也還是一片祥和。

於是,院線聯盟內部沒有能夠達成共識,就已經偃旗息鼓,儘管問題依舊沒有解決,只是稍稍推遲罷了,但不可否認地,藍鯨影業又爭取到了些許時間。

而且——

院線聯盟也喜聞樂見,因為“死侍”的後續票房依舊停不下來,以一連串喜人的數字證明他們的明智。

秋季檔,向來冷清,缺少強有力的競爭者。

雖然每週每週都有新作品上映,但這些作品缺少一個系統性的規劃,各大電影公司對春季檔和秋季檔的關心還是缺少實質性舉動,畢竟暑期檔才是全年計劃的重中之重,自然也就缺少藍鯨影業那樣的全盤佈局。

所以,最後在市場上映的作品,型別、風格和題材五花八門,又雜又亂,就好像實驗課的化學反應一般——

不知道是什麼,但就隨便亂湊,看看產生什麼反應。

可想而知,這些作品根本無法對“死侍”造成威脅。

從全球週末票房排行榜就能夠看出來,一目瞭然:

十月第一週。

“死侍”來勢洶洶,以十三億三千萬的首映週末票房書寫歷史,即使在暑期檔也毫無疑問能夠輕鬆登頂冠軍,在沒有競爭對手的秋季檔更是一騎絕塵。

七洋傳媒的小成本驚悚懸疑電影“火車上的女孩”依靠出色的營銷策略在社交網路上掀起病毒影片狂潮,本來還以為能夠帶來威脅,結果遭遇“死侍”大爆發,最後電影也就被徹底淹沒在狂潮裡。

準確來說,口碑和票房都表現平平,不算糟糕但也乏善可陳,最後首映週末交出一億的票房資料——

無人問津。

在“死侍”這樣現象級的表現面前,確實沒有什麼值得多說的。

當然,包括院線聯盟和各大電影公司真正在意的,還是“死侍”的後續表現,對限制級型別、對秋季檔來說,這意味著什麼?“死侍”到底能夠將這個天花板提升到什麼程度,對整個電影市場來說又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