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8 製造混亂(第2/2頁)
章節報錯
故事,是否有些耳熟?
其實就是大門影業現在面臨的局面,他們作為新資本所面臨的枷鎖與束縛,不僅僅是資本數字的差距而已,還有老資本遍佈角角落落的人脈壓制。
除非新資本一方具備絕對力量衝破束縛,否則他們就將陷入群狼環伺的險境,未必就能夠笑到最後。
換一個角度,如果藍鯨影業現在就突然發難呢?
從客觀立場來看,藍鯨影業不具備足夠的力量抗衡院線聯盟,但同樣,阻攔在藍鯨影業眼前的阻礙也沒有那麼堅實。
首先,整個電影產業都沒有意識到流媒體的潛力,甚至依舊是不屑和鄙夷的,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個死衚衕。
入宅的發展也好,回聲的崛起也罷,他們都看到眼裡,但依舊沒有興趣,這也意味著藍鯨影業還有發展空間。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藍鯨影業必須抓住機會完成佈局,只有這樣才能夠在那些大鱷們展開動作的時候搶佔先機——
佈局,資金是一方面,策略架構的全面展開則是另一方面。
就好像流媒體和院線的關係,這是一個遲早需要面對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利益重疊的棘手難題。
也許,等待規模變大,雙方可能就會演變成為你死我活的爭奪;但在現階段,他們是否能夠尋找一個雙方共存的方式呢?
其次,院線聯盟也沒有意識到流媒體的威脅與衝擊,他們完完全全沒有想到藍鯨影業會選擇這個時候發動進攻。
也正是因為如此,院線聯盟內部並沒有達成共識。
有人認為,流媒體依舊不值一提,根本無法搶走院線觀眾。
有人認為,回聲最多隻能上映一些藝術作品而已,不要說其他電影公司了,就連藍鯨影業自己都不可能將商業電影放在回聲上,所以受影響的是藝術院線而不是他們這些大型連鎖院線。
有人認為,流媒體觀影體驗太糟糕,觀眾們自然而然會選擇院線。
等等等等。
也許,他們意識到了流媒體的威脅,卻暫時無法確定威脅將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院線與院線之間、院線內部不同派別之間都存在觀點差異,藍鯨影業選擇“離開的女人”開啟局面,也恰恰把握住了這種心態,導致院線聯盟無法統一。
分歧,也就代表著縫隙,同時也代表著有機可趁。
一個時間差,可能需要面臨諸多不確定的混亂,來自對手也來自自己,但這樣的混亂才能夠開啟局面,就好像藍鯨影業透過“解除好友”建立發行渠道一樣,否則,等待一切清晰明朗的時候,藍鯨影業也就沒有了活動的空間。
寧冶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也許,藍鯨影業從建立發行渠道的時候就開始佈局了,畢竟,流媒體的藍圖就是在眾人眼皮子底下完成的,不是嗎?
那麼,陸潛的野心,到底多麼恢弘呢?
僅僅只是腦補一下,寧冶就無法抑制地亢奮起來。
幸運的是,大門影業選擇站在藍鯨影業的盟友位置,所以他不需要擔心接下來時代變革過程中自己可能會被拋棄被犧牲被遺忘,他已經搶佔先機,一扇充滿機遇的大門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