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影業已經在金字塔頂尖逗留一段時間了,卻始終沒有能夠迎來突破,自家事自己知,他們現在處於一個關鍵時刻:

伴隨著旗下一系列重磅作品的陸陸續續完結,大門影業能否持續開發出賺錢專案,則需要打一個問號。

其實,這和流光影業有些相似。流光影業選擇從超級英雄漫畫入手,但大門影業則沒有這樣的優勢,他們一直在收購青少年原著的版權,希望繼續堅持“迷宮遊戲”的路線,然而成功率卻沒有保障。

看看流光影業去年和今年的掙扎就知道了,儘管全力掙扎反抗,卻還是沒有能夠阻止持續下滑的頹勢,轉眼神奇影業就已經完成反超,也正是因為如此,流光影業內部的壓力持續滋生,進而衍生混亂——

對待張本卿的黑暗騎士合同也好,對待施文勳的創意總監位置也罷,這些細節都是深層問題的一種體現。

大門影業,也相差無幾。

也許,他們目前暫時還沒有陷入混亂,但寧冶承認,“疾速追殺”和“人類清除計劃”兩個系列毫無疑問幫了大忙,不管盈利多寡,至少幫助他們完成過渡、站穩腳跟,爭取更多時間,為下一步計劃做準備。

然後,機會出現了。

一個充滿危機和挑戰、希望和可能的機會。

寧冶,開口了。

“既然導演選擇刺痛他們挑釁他們,這是否意味著事情已經提前做好了鋪墊?”

這就好像鬥牛一樣。

一些傻瓜,什麼都沒有準備就激怒公牛,那不就是自尋死路嗎?

但真正的鬥牛士則不會,他們會做好完全準備,再閃亮登場,在外人看來那些冒險尋死的挑釁動作往往都是計劃之中的一環,對於接下來所面對的衝擊和意外,鬥牛士早就心有腹稿,沉穩冷靜地迎戰。

寧冶認為,陸潛是鬥牛士。

思緒,在腦海裡一轉,不經意間,寧冶就抓住了一個靈感——

院線?

顯而易見,藍鯨影業現在正在面臨院線聯盟的施壓,但院線聯盟內部因為種種原因而沒有完全統一起來,這也給了藍鯨影業喘息時間,假設陸潛已經提前佈局,未雨綢繆地做準備,他會從哪裡入手呢?

可能性,很多很多,但如果從院線聯盟內部入手瓦解勢力聯合的話……

“超脫院線。”

寧冶腦海裡的想法,就在嘴邊脫口而出。

然後緩緩抬起頭看向陸潛,眼睛裡流露出一抹詫異,卻看到陸潛嘴角輕輕上揚起來的弧度。

目前在八大院線裡,超脫院線的特殊性已經無需贅言,他們的品牌形象與市場定位本身就是一個特例。

短短數年時間裡,藍鯨影業和超脫院線也完成了諸多合作,包括但不限於聯手舉辦影展、特別放映活動、部分藝術作品點映、影迷互動活動等等,當初藍鯨影業的發行渠道也是從超脫院線找到突破口。

應該沒有人會忘記,“突襲2”的特別場景體驗專案,目前依舊擺放在蘭川超脫院線的大廳,並且依舊源源不斷吸引全世界各地洶湧而至的影迷們,儼然已經成為超脫院線的一個座標,人氣始終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