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我個人非常喜歡你的婚姻三部曲,但顯然,’星落之城’並不是系列的第三部,甚至某種意義來說,電影的創作主題核心與婚姻三部曲是偏離錯位的。

在這部電影裡,你將愛情放在了一個特別位置上,儘管也遭遇現實碰撞,卻傳遞出了一股赤誠的真心,那麼我是否可以理解為,導演是相信愛情卻不相信婚姻,這部作品的創作理念和婚姻三部曲並不在同一個頻率上?

導演對於婚姻三部曲的收官是如何構思的,這部作品是否會影響到系列第三部的主題思想?”

“導演,我想請問一下,結束’死侍’的拍攝工作後,到底是什麼契機促發了靈感,這才誕生了這部電影的構想?畢竟,這部電影的型別、風格和氣質,與’死侍’、’突襲2’兩部作品有著明顯區別,很難聯絡起來。”

“導演,能否和我們分享一下第一組長鏡頭的拍攝構想,以及最後一組蒙太奇的創作理念?”

“導演,在這部作品裡,從排程到剪輯都能夠明顯感受到風格的轉變,可以明確感受到鏡頭的生命力,我想知道,當初選擇創作一部歌舞電影,你的腦海裡是否就產生了這樣的構想?又是如何實現的。”

“導演,我們可以談談三位演員嗎?毫無疑問,高寺林、艾婭和宋江潮都在電影裡奉獻了出色的表演,和他們以往的角色與表演都有不同,請問一下,你是如何指導演員,並且賦予他們表演獨特質感的?”

“導演,去年在蔚海,你成功贏得了滿堂彩,今年最後時刻選擇前來藍夏,你又是懷抱著什麼心情呢?”

“導演,這部電影你依舊選擇陳慕作為攝影師,但畫面風格和以往有著巨大變化,請問一下你們在創作過程中是如何合作的?以一種什麼理念來呈現這部電影?陳慕攝影師又是如何呈現出美學效果和藝術效果的呢?”

“導演,在你的鏡頭裡,蘭川美得驚心動魄,即使我們生活在蘭川,卻也沒有見過如此美輪美奐的景象,我想詢問的是,你是如何在電影裡構建這座城市並且以一種浪漫而詩意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的?”

……

導演。導演。還是導演。

映後新聞釋出會,終於回到正軌,熙熙攘攘的提問根本停不下來,所有焦點全部朝著陸潛聚集而去。

這,並不意外。

本來,三大電影節就是關於導演的,從頭到尾、從裡到外,絕對核心始終是導演。

偶爾,甚至只有導演一個人出席新聞釋出會,也沒有問題,那些出現在大熒幕上的演員們則全部都是導演作品的一部分,反正記者們需要關注的焦點就是導演,從導演的角度出發去解構整部電影。

但是,當劇組擁有高寺林和艾婭這樣的人氣一線演員,記者們完全把他們當作擺設,看都不看一眼,這還是非常罕見的:

從宣傳或者評論角度來看,演員視角也是補充導演工作的重要部分,更何況還是兩位人氣演員呢?

然而,現場確實如此。

十個問題裡,可能有八個問題都是針對陸潛的;另外兩個問題則是詢問演員關於陸潛的看法和評價。

一切,全部都是圍繞著陸潛展開。

一直到——

高寺林自己也沒有意識到,無意間說出一個幕後花絮,這才首次轉移了焦點,讓記者們的視線全部朝著演員們蜂擁而去:

艾婭在超過三個月的時間裡,每週持續不斷地寫信給陸潛,推薦自己,竭盡全力地爭取這個角色。

全場,譁然。

畢竟,直到今天“星落之城”正式登場前,人們始終懷抱著質疑和否定的姿態,並不看好這部作品的前景。

整個蘭川,沸沸揚揚。

然而,艾婭選擇孤注一擲,積極主動地爭取角色,前往參加試鏡是一回事,為了爭取角色而努力到如此程度又是另一回事,這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