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 開啟方式(第2/2頁)
章節報錯
從近景到全景,從中景到特寫,鏡頭與鏡頭之間的銜接不僅流暢,而且大氣,將整個空間完美呈現。
為了保證這一點,陸潛在拍攝過程中,鏡頭的走位和排程就花費了無數心思,這也是拍攝的最大難題。
他不僅先用一鏡到底構建整個電影的框架和脈絡,而且特寫和近景之中也要求所有背景所有細節的銜接,確保行雲流水推動程序之中,能夠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呈現場面全貌,最後透過剪輯完成構建——
三維立體的觀影效果。
毫無疑問,這也意味著,林漢洲在進行剪輯的時候,他的腦海裡必須擁有整個立體效果,空間感和韻律感兼具,否則整部電影呈現出來的脈絡就將一塌湖塗,以至於觀眾也雲裡霧裡,根本就看不明白。
“直觀一點。”
“漢洲,我之前傳送給你的探戈影片,你觀看了嗎?”
“還記得嗎?”
“探戈是一種特別的舞蹈,兩位舞者處於互動並且對峙的狀態,他們是搭檔又是對手,互相合作又互相角力。”
“伴隨著舞步的推動,兩個人之間的張力慢慢地充盈起來,你來我往、你退我進之間的火花是始終處於流動狀態的。”
“現在,攝像機和角色、剪輯和畫面之間,傳遞出來的,也同樣是這種感覺。”
陸潛的腦海裡有畫面,由他自己來剪輯,也同樣能夠完成工作,但問題在於,陸潛缺少了那一點點靈感火花,而恰恰,這就是林漢洲能夠賦予電影敘事節奏的獨特韻律,所以,陸潛需要林漢洲完全明白自己的構想。
“一來,我需要剪輯能夠感受到整個空間。”
“視線,始終將兩位舞者都籠罩其中,然後還能夠注意到背後場景里正在發生什麼,剪輯點的蒙太奇銜接,應該幫助觀眾看到鏡頭背後、鏡頭死角的部分,整個戰場是立體的。”
“複雜但鮮明,恢弘但生動。”
“二來,我需要剪輯能夠感受到節奏和韻律。”
“這一點,就和’社群’一樣,我們會用大量鼓點和絃音作為配樂,在真正剪輯之前,你應該反覆傾聽配樂,感受配樂的節奏脈絡,然後用剪輯點去感受去體驗去融入,確保畫面也跟著舞動起來。”
相似,卻不同。
在動作型別電影方面,藍鯨影業已經連續奉獻多部優秀作品,“突襲”系列、“疾速追殺”,而來到“死侍”,陸潛並不準備吃老本。
不僅不準備如此,而且還要提出全新挑戰。
他希望能夠在動作型別的固有框架基礎上,呈現出更加新奇更加暢快也更加獨特的一段觀影體驗。
從拍攝前到拍攝期間,他們都付出無數努力和汗水,林漢洲並沒有前往慶城參與拍攝,但他對於陸潛的創作思路完全掌握,跟隨著陸潛完成了大量鏡頭的設計和梳理,所以,進入後期製作,所有重擔就在林漢洲的肩膀上,
一部出色的作品,需要的是整個劇組團結一致的努力,導演,只是船長而已,其他環節全部都缺一不可。
“死侍”的製作,已經完成四分之三,但這是否意味著,剩下的四分之一就不重要了?
當然不是。
沒有這剩下的四分之一,前面四分之三再完美也只是一堆五光十色的垃圾,甚至可能徹底毀在這個步驟——
在電影歷史長河裡,類似的桉例數不勝數,衛徹的“怪物3”就是一個直接桉例。
陸潛,依舊不能掉以輕心,他沒有放鬆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