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野蠻”不同,“傑出公民”,在首映結束後,贏得全場觀眾集體起立並且奉獻長達六分鐘的掌聲待遇。

全場狂熱。

不止一個兩個觀眾表示,這部作品和陸潛的“遊客”有些相似,儘管不是完全相同,但創作靈感非常貼近。

這部作品聚焦一位作家,更進一步,也就是聚焦藝術創作者,尖酸而辛辣地自我吐槽,吐槽這些藝術創作者的狂妄自大、目中無人,自命清高地認為高人一等,但骨子裡不過是追逐名利的高階版本。

那些優越感,從本質來說,不過是一種自我嘉獎和自我陶醉罷了。

“遊客”瞄準中產階級展開全面掃射,“傑出公民”則將槍口對準藝術創作者們火力全開。

這樣的作品,顯然金冊獎不會喜歡,但電影節卻非常喜歡,非常非常非常喜歡。

場刊評分全面引爆,這就是最好證明,憑藉著3.5分的評分,“傑出公民”也正式超越“抵達”,登頂場刊最高分。

這部黑色幽默喜劇電影,被譽為今年的最大驚喜。

瘋了!媒體徹徹底底瘋了!

“夜行動物”,正是在如此背景下登場的——

藍夏電影節的意外火爆,佳作一部接著一部,方方面面的期待值都在攀升,藍夏久違地重新煥發生機。

同時,人們也不由好奇著,電影節後半段是否能夠延續精彩,亦或者說,黎世寬將重頭戲全部壓在了前面?

原因,很簡單。

因為塞卡電影節的全面崛起,以至於記者和觀眾的大量流失,如果一定需要做出選擇,人們往往選擇塞卡。

為了避免尷尬,就連底褲也全部輸掉,過去三年,藍夏電影節的排片就出現嚴重“頭重腳輕”的狀態,那些優秀作品全部擁擠在電影節的前半段,後半段則顯得悽悽慘慘慼戚,這也算是壁虎斷尾的一種自我保護。

那麼,今年呢?

當然,電影節開幕前,黎世寬就保證,今年沒有頭重腳輕的狀況,整個電影節期間,全程保持均衡。

最直接的舉動,陸潛被安排在了第八天,彰顯黎世寬的決心。

但問題就在於,陸潛,行嗎?

一直到現在,人們對於“星落之城”依舊懷抱著遲疑的態度,假設陸潛只是一個煙霧彈,黎世寬將陸潛放在第八天就是為了吸引媒體和觀眾留下來,與塞卡競爭流量熱度,但作品卻不值一提呢?

這也是一種可能。

轉眼,藍夏電影節就已經過半——

前半段的精彩和輝煌,遠遠超出預期,反而是讓媒體和觀眾們不安起來,過去三年的似曾相識又重新湧上心頭,所以,他們應該繼續留在藍夏嗎?真的不需要提前轉戰塞卡嗎?

結果……

“夜行動物”做到了。

場刊3.0分。

這是目前為止第六部場刊評分邁入三分門檻的作品;而且,也是“傑出公民”後第二部場刊全部十一家媒體一個不漏觀看了首映之後給出評分的作品。

直接證明了楚承柏的號召力。

方方面面,全面迎接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