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5 野心勃勃(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前,曾經簡單討論過三大電影節的處境,顯然,即使是三大電影節,他們也必須面對藝術和商業的平衡。
沒有人能夠例外。
一方面,他們需要挑選出更多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確保電影創作依舊能夠經受時間和大熒幕的考驗。
另一方面,他們也需要迎合市場,爭取到更多具有話題性的作品吸引觀眾前來,還有發行商們的關注。
可想而知,如何拿捏二者之間的平衡,就是一個難題,年年都需要面對的難題,並且做出長遠的規劃。
一直以來,安橋更加傾向於藝術、蔚海更加傾向於市場、藍夏則努力保持平衡,但這也只是一種說法。
就目前來看,蔚海的平衡分寸掌控最為恰當,所以一騎絕塵;安橋始終堅守藝術道路,儘管每年譭譽參半,但堅定的信念卻不曾動搖,這反而為他們贏得不少支援;就只有藍夏,似乎迷失了前進方向。
此前,“遊客”登陸塞卡電影節的時候就簡單提到過,藍夏電影節因為內部權力鬥爭,全方位出現了問題。
作為全世界範圍內的第一個電影節,藍夏曾經擁有自己的輝煌,呼風喚雨、站在世界電影創作的中心;然而,時過境遷,他們現在越來越混亂、越來越慌張,甚至必須和新生代的塞卡電影節展開競爭。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本來,藍夏電影節和塞卡電影節一前一後舉行,兩個電影節僅僅相隔兩天,但二者之間井水不犯河水,因為人人都知道兩個電影節的區別:
藍夏,高冷一些、藝術一些;塞卡,親民一些、商業一些。
藍夏,設定獎項,是競賽類電影節;塞卡則不是,這是一個非競賽的展示類電影節。
所以,兩個電影節擁有各自的市場目標,一直以來相安無事,哪怕舉辦時間相近,也很少影響對方。
然後,五年前,藍夏發生了人事變動。
一方面是內部權力鬥爭,派系爭鬥導致地震式的人事變動。
一方面是藍夏頹勢明顯,前任藝術總監掌管電影節超過二十五年,但電影節的聲勢逐漸被競爭對手們超越,在全球市場的威望和聲譽也漸漸開始走下坡路,這也是電影節內部不同派系意見分歧的焦點。
總而言之,藍夏電影節更換了藝術總監。
事情,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也許,全新走馬上任的藝術總監確實得益於權力鬥爭,但他的上任,毫無疑問地宣告電影節的野心:
藍夏,需要重新找回人氣,重新振作電影節的權威,找回昔日榮光。
於是,藝術總監展開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全新管理層全新氣象。
然而……
內部派系鬥爭依舊是一個頑疾,前任藝術總監離開之後,他所屬的派系依舊不斷下絆,甚至斬斷電影節的關係網,導致電影節來自官方的資金鍊斷裂,牽一髮而動全身,引發連鎖反應,後果是災難的。
這位藝術總監束手束腳,新官上任三把火沒有能夠燒起來,反而磕磕絆絆、焦頭爛額,整個電影節一團亂。